樊纲提倡建设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因为大城市能承载起更多的城市化人口。他表示“未来30年,深圳完全有能力承载3000万人口,成为超大型城市。”
扩大需求市场占据主动
“从需求来看发展,成为贯穿‘十二五’规划设计的一条主线。”最近热议的“十二五”规划自然吸引了樊纲。他说,与过去五年规划的强调生产增长不同,“十二五”规划最大的变化是更加重视需求,提出扩大需求、扩大市场。
从目前的世界大背景来看,全球40亿人口加入到劳动大军。这不是一般的劳动大军,而是有竞争力的劳动大军。从长期来看,全世界长期的大趋势将会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今后谁手里有需求,谁就会占据主动。”
“十二五”规划的第二个不同是,强调社会问题,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关注居民收入的增长。他说,要解决居民收入与GDP增长不同步的问题,就必须通过扩大就业、公共品的提供、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来解决。
城市化可改变经济格局
樊纲说,目前需求上不去,不是居民储蓄率过高和不想花钱,而是很多居民的荷包不够充裕。事实上,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储蓄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工业储蓄不断增长,成为储蓄的大户,比重达4成左右。“要想把储蓄率降下来、减少外贸顺差,就必须加强公共投资。”
“城市化创造了大量投资需求,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需求。”樊纲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总体不足,中国此时应加大城市公共基础建设,不会引起过大的通胀压力,并有希望建成世界最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城市化可以改变中国经济的格局。他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储蓄率会保持在40%至50%左右,通过大量的公共设施投资,可以支持世界资源市场,在平衡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淡化户籍制逐步城市化
“农民进城才叫城市化。”樊纲说,城市化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人的问题、社会变迁的问题,它带来的是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新进城的人群一般是低收入的就业,在城市化过程中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因此需要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来予以处理和解决。“这才是城市化最根本的问题。”
“要想要农民进城,就必须让农民变成市民,就必须解决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一列问题。”樊纲说,如果让新进城的农民一开始就享受“城市贵族”享受到的东西,每个城市的市政府都会感到吃力。“可分层次的为‘新市民’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
樊纲建议,应淡化户籍制度,突出常住人口概念,通过双轨制逐步过渡,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开始可以提供低水平的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公共保障水平,通过渐进的缩小差距来完成城市化进程。”同时,政府要为新市民创造就业机会,是城市化健康发展。“这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并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因为收入差别的最终原因还是教育。”
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
“我一直支持发展大城市。”樊纲说,同样的基础设施,大城市可以承载更多的经济活动,可以承载更多的就业,效率更高。他建议,国家应鼓励大城市的发展,现在沿海地区很多小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珠三角地区具有大城市发展的前景,正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城市群。
他说,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统筹和协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而不是半城市,更不是留不住人的“鬼城”。“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应该学习香港和伦敦。”
目前,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这让樊纲很困惑。他建议,在城市化进程中,全国需要城市化的大规划,需要大规划。城市化就是人口流动的过程,国家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对全国的城市化进城做一个总体的规划,避免走弯路,避免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无效投入。
深圳黄金宝地可承载更多
樊纲对深圳抱以极大关注。他认为深圳是块黄金宝地,可以实现更高的发展,承载更多的人口。
他说,通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80%的人口聚集到离海洋不到100英里的沿海地区。同样,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也逐渐向沿海地区聚集。“要鼓励沿海城市的人口高密度。”
他说,深圳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拥有比邻香港的优势,拥有良好的产业体系,各种公共设施建设较为完善。随着特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深圳还大有可为。相信深圳通过科学的规划,在产业、环境、就业、城市建设等方面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樊纲语录
●市场经济就是要靠劳动来创造价值,“中产阶级”生活得很累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对拆迁有很大的看法,为什么不将这些老房子、旧房子整理修饰一下,用作廉租房,从而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逐渐向沿海地区聚集。要鼓励沿海城市的人口高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