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尽管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但应该看到,当前内地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特别是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基本稳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保持了良好势头,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积极因素不断累积。这一数字和解读印证了李克强总理14日在与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所作的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李克强说,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能耗强度下降。同时,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积聚,行业和区域走势分化,结构调整起步较早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走势向好,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
李克强总理所用“砥砺前行”一语,颇见匠心,既道出内地经济顶住下行压力负重前行的态势,也传递出内阁中枢不屈不挠地掌控经济,撑持大局,使其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李克强总理的战略定力和咬紧牙关的坚韧性格自然呈现。
李克强总理秉持着一贯务实进取的作风,在科学把脉形势,分析客观因素的同时,他要求多找主观原因,既对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也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尤其要更加注重培育新生力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
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人心虚怯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视。为此,李克强总理十分重视提振各方信心。之前他巡阅东北,言词“温而厉”,除了敲山震虎,催策各方之外,他也是在打气鼓劲。 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指出,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基本盘”一词,无疑是博弈高手的用语,先为不可胜,再求可胜之道。李克强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控中国经济大棋局,基本盘稳住了,保持信心自然就有了坚实基础。
其实,关注中国经济的学者不难看出,李克强近来所言,关注重点和话语逻辑高度一致。他反复强调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针对性、可行性都非常强。人们有理由欣羡中国的主政者虑事周详,识见真确。
然而,再好的蓝图也只是蓝图,任何锦囊妙计,不去实施,也只是镜花水月。笔者以为,当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是“知”的问题,而是“行”的问题,知行合一才是解决之道。克强经济学遭遇的是“政治”经济学瓶颈。因此,李克强疾呼要抓紧政策措施和相关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形成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能。李克强要求各级干部振奋精神,主动作为。要谋良策、多出实招。因此,下一阶段,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笔者断言,中国政坛如何除庸去懒,激励各级干部更加奋发有为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关键所在。“风起于青苹之末”。贵州僻远的兴义正在实行“干部召回”制度,未尝不是解决庸懒问题一个可行的方向。此外,强力部门应该重新祭起法器,纠弹风纪,解决“干部不干”的问题。除了反向惩处机制,还要有正向激励机制。此二者都不是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问题。
人间四月天,大地在发春华,民众在胼手胝足创造新的美好生活,官心与民意当同频共振。民族复兴这一美好事业,应当能唤起万千骏马奔驰。笔者于无声处听到了隐隐春雷声。“鼓角昂昂催斗志,旌旗猎猎招战魂。”中国的体制优势应该也必然会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