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在环境宜人的中小城市开这么一个会,说明中小城市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另外也是我们很多老朋友相聚,说明这个城市给我们建筑人很多的感动。昨天看了平泉城市理念养成基地。开始我以为是“养生”基地,后来发现是“养成”基地,这说明是从根抓起的。然后看博物馆、清真寺,又看了几条街,尽管我第一次来平泉,还是能感觉平泉这几年的巨大变化的。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会议给的主题都很大,我想讲三个方面问题,一个是景,一个是精,还有一个留。
第一个是山水特色,情景交融。我觉得平泉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沿途都是绿色山坡,迎面而来都是青山环绕这么一个环境,非常富有内涵的文化特质的建筑,我们看历史背景也很有说头,五千年,还有三百年,我建议那个说法加一个,民国不好说,就是说近代多少年,我觉得中国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文化二三十年代,江浙地带,上海发展非常好,包括北京人文文化发展的非常好,建国六十周年也有所成绩,解决很多人的生活问题,我觉得要是把历史跳跃一下,也可以加上,成为一个特色明显的城市。
最主要是山水特色,早年的时候钱学森老先生说“山水特色”,建山水城市,我记得我上学时给吴先生写信,他很激动,在那开会说“山水城市”,据说吴先生到海南规划,找一个核心地带,吴先生拿钱学森理论,就跟你当地规划局说一定在这个核心地段,不要改了,这是“山水城市”历来提了一个宗旨,如果在哪一个城市可以实现这个理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昨天看路上那个电视片,刘书记说成是发展的几个竞争阶段,第一个竞争阶段硬件建设,第二是应该发展软环境,第三是文化竞争,他说的硬件是快上,实际上不能忘记他说的平泉70%的农业人口,必须发展需用品,提供软环境的连锁建设,这也是必须做的事,刚才两位先生也是说这个道理,就是软环境的建设,和谐了,这个城市才能有它的特色。
另外平泉的城市化率是32%,近几年成倍的增长,刚才何大师说尽量控制规模,保证中等城市的规模,我看这几年每年一两万人进城,因此,如果居民的发展控制一定的节奏,保持良好地貌环境也是一个前提,人口暴涨不是一个好事。
关于城市形态,它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城市的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发展,这是综合因素,哪一个环境都不能缺少。我看了8月8号举行的关于城市定位专题论坛的会议资料,城市定位非常重要,比如说高铁,周边到底做什么业态,找什么定位,高铁让北京到平泉只需要55分钟,这既是一种契机,同时也有一种危机存在。如果说平泉只是保留一些古的东西,没有一些现代生活方式,就不一定会来,还可能会产生外流。如果都是钢铁混凝土的高楼,我们资金有限,我看县里面的产值,还达不到这个程度,盖不出那么多先进的高楼大厦,从建筑上吸引外来的客流,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但是首先现代人的生活城市,必须有时尚的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一些建筑,才能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同时要考虑有自己的风貌特征,这个挺难的。刚才两位大师说了,比如说颜色,我春节去了杭州,正好下雪,我就走在刚才庄总说的那个人行道上,感觉非常好,就是不同的简易的色彩用名花、名树来搭配也可以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城市风貌,所以我的建议能不能在新区留有一些保持现在风貌的一些环境特征的东西。
看了平泉这个规划,比如说这张图,东侧是河,西侧是山,之间没有那种绿廊连接。我觉得应该在这两片那么好的自然风景中间建设比较宽的绿化带, 所以从城市角度保留这种山跟水的特色,把这个山和水相依打通,加强情景交融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
昨天晚上我看手机报,文化部部长在党政学习时报上讲话指出中国文化建设几大问题,一个缺少典型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结构创新与文化发现,缺少文化权威,这个是直击现在泛滥的三俗文化,我觉得这个可能跟我们现在的建筑界也是一样。但是呼唤建筑大师作品,也是需要一定的积累,建筑创作是一个过程。
我觉得平泉县政府很重视规划,所有的文件都是从规划抓起,请专家参加议论这个起点,这可以把城市建设搞的更好,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处理好平泉山水的保留和现在生活的必要之路,这会是一个特色的环境。
第二个,应该尺度合一,精雕细刻,一个城市的尺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中小城市,保持合理尺度,城市规划建设良好的开始,尺度非常重要,你做一个庞然大物,在一个小城里面不是很和谐,跟世博会中国馆特别突出,各种说法,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上让人流连忘返,这应该是比较经典的表现,但是土地又很珍贵,刚才听建设局的领导说,现在口号第一句是向高度发展,土地利用开发建设的资金压力,各个方面都需要往高层发展,那么应该适度片区规划,每一个片区尽可能的完整规划,在片区之间留有空地,这样做高层可能不会过多的破坏城市。
我们也参加一个讨论会,在济南有块地,有山,有湖,因此就吸引开发商去开发,大家评论这个规划,它就是一圈一圈,围绕这个山,先别墅,然后多层,住小高层,百米高的,盖了一片,这个确实可以开展,但是再往南去就是千佛山,济南就这么两个山,围了一圈,表面上尊重这个山体,实际上把环境变成了一个公园,是一个理想的一个环境,这个从山水上不是特别好,很多的专家就反对,可是不让它盖高层,这块地这么多年没有人开发。这是一个矛盾,所以我觉得是不是片区开发比较好,尤其是这边有水,这边有山,你就一块一块的,这一块盖好,那块盖好,中间留有这种低层或者绿化的间廊,这样使这个城市比较有利。
另外就是建筑应该精良,包括昨天看那个住宅区做的不错,但是不是达到最精,这个需要很多的研究,因为建设是一个设计创作,我们现在愿望非常好,我们想用一种符号,一种语言,用颜色,用符号,定了这几种元素,包括审计方案,按照这几个原则去审,就能够没有问题,包括清华大学帮着做了一些模型,因为建筑是一个生长过程,人家体验一个过程是一个成长过程,这个是很难的。
其实城市设计,最后有一篇是城市设计稿子,应该完成这个工作量,对每一块地块编号,然后用什么材料,什么颜色,现在所谓城市设计,它的结论性东西就是这么一个稿子,但是完全按这个实现的城市很难,但是你说定那几条能不能做到,即使编城市设计的人,它自己也应该有发展的眼光,也很难就这么肯定,所以这个精良有两方面,一个是创作要精,另外一个施工要精,把这两个抓住这个城市质量就比较好。
我在西宁他们有一个新区,五十平方公里新开发一个区,也是一个窄长城市,我做了一个艺术中心的大剧院,一个科技馆,所以正好是两个建筑,现在也面临竣工状态,我们也经常去,最近是百米高层到处林立,因为更是像空间要地,所以盖完以后,三千块钱一平米变成五千了,高楼林立以后我老觉得干扰我们主体的建筑,因为这些建筑几个亿投资,那些住宅都是低造价的,总是觉得缺乏点什么,还不是说特色,基本的建筑要素精良,比如说你接近地面的层次,中间过渡层次,到顶上层次怎么做,就是尺度比较好,用的材料比较精,这个不在于投资的高低,在于设计人员的投入,一个是粗粮细作的设计投入和创造精神,但是这个也需要花设计费好好设计,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跨越。
色调很难说,总体我们希望保持山水风貌,以和谐为主,这可能是很重要的,不要有很突出的颜色,破坏这个城市,不要相邻片区有大的色彩的突变,这个可能应该是一种原则,我觉得住宅区,现在是暖色调、暖灰色,商业区可以适当的鲜明一点,然后物流区可以做的标识化一些,那一块用绿化跟城区间隔起来,毕竟那是一个产品,要有绿化把它彻底隔开。
有一个经验,在色彩不好处理的地方,尽量留有空地,进行绿化,这也是刚才两位先生提到的很多例子,不好处理了我们多种一些树,正好是一个城市风貌所在。绿植可以有一些鲜活的感受。看了当地我也没有想好应该用哪种色彩,好像就是红瓦多,灰墙多,这两种原色如果不处理好颜色搭配,不好看。还有颜色深浅也不好这么定,清真寺都是灰瓦,如果全是一片灰,在现代化生活条件下,文化片区这么做,整城这么做也不相离,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有文化历史,其实这个城区也没有更多文化保护单位沉重的历史包袱,还是应该丰富百姓生活,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宗旨。
在立体照明上,比如说我们住的这个宾馆,昨晚看到那里很亮,我说这个门头是住房部的灯,肯定昨天晚上灯都在亮,早晨起来才熄了。实际上在广东珠江,天天都要逼着商家每天按时关灯,因为这个灯让人们没法休息,所以照明是美,但在细枝末节的地方要考虑周到,让人很舒服。
第三个,适度开发,留有余地。刚才也说,一个城市开发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事情,我们之所以做规划,从90年代到现在的规划,其实考虑的不是现在的问题,实际上具体方案具体讨论没有问题,比如说专业一点,我们有很多的专业背景,也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个把握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最难的是控制一个城市几十年后怎么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系统化工程。比如,平泉从几千年的几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跨越很大,任务很艰巨,所以我觉得适度开发,能不能在最核心地方有所保留,尤其是东西两地之间留一些自然的空地,我们这个城市南北中间留一大片余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我记得内蒙古一个地区,他们做一个叫马头琴音乐厅,后来没有谈成,它那个城市规划这里做一下,中间一大片森林,再一片,把整个的城区分成三个阶段,因为它草原种树木很难,集中的养护树木。另外我们水怎么能够引进这个地区,我们这个规划城区的水没有太多,因为我们一般城市化老是提意见是你们这个水面太大,这里面我觉得真的比较节约,没有这样的大的水面建筑,如果有水的话,适当的活跃一点水也不是不可以,这个城市应该留有更多修休闲的以后发展的区域。
因为隔几年以后,社会环境会变,人们的设计理念会增强,这个更有利于核心区域的开发。我们有宣传片说,三年发展,六年建水平,九年出精品,这个说的还是挺有魄力,但是反过来想不是说精品九年以后可以出来,开始就要培育这种精品意识,有控制的一片一片都成为精品,昨天有的专家说,比如说一个住宅区一看就是行列式的,因为我们现在住宅间距户型商品化以后,出来的住宅一般都是比较接近行列式的,叫做均好性,建筑师巧妙就在于怎么妥善处理这些关系,加比较好的景观设计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小区,所以更多应该是从城市角度,不同的住宅区中间,间接的动手这样是比较有特色,具体说十万平方米的小区里面,内部使用,要是形态什么的变的特色宜人,那个设计上要求是这样,但是规划上可能难以有突变。所以我觉得从开发角度适度的留有余地,现在的古松古木千万别砍了,打通东西向的视觉通道。
另外一个是传统建筑,因为我没有看到更多,老城区还有一个什么天主教堂,因为我没有去看,对传统街区保护肯定是一个问题,传统建筑的保护,我们现在也谈到更新,因为你内容不更新,保护自然就保护不住,另外你还在这个基础上,周围还有一些建筑再生元素,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的一些作品,所以保护应该做一个调研,重点的建筑保护,昨天看回民区那条街,周围所有房子都保护很不现实,应该把以清真寺为中心,彻底的保护好,复原一部分,而且把现在现有的日常功能用方牵扯到哪里,可以形成一个为现代使用,又有传统文化要素的区域。
还有后来我们看的市场那条街,三个楼,每个楼单个设计真不错,可太长,如果当年达到二十里长街,你比如说走了三百米,做一个小的市民广场,你再走几百米,有绿化把它间隔掉,这个可能感觉比较有意义,那个可能有点当地的味道。你看有一个大的建筑,就是这个建筑,这是要盖大商场,当时我们问这里没有大商场,他们说这里马上要盖一个,是不是就是这个商场,这可能是契丹文化的一种,是不是通过方案了,还是计划干,我觉得这个建筑挺不舒服的,八角,这种肯定不是最好的商业预案了,这个八角,一个大商场,一看就是时尚要素,盖两个公寓或者盖两个住宅,要不然没有办法开发,特地盖相隔高楼顶着一个小帽子,这个不太好。那天看的一个是广场那一条街橱窗设计很现代,当时庄总说这个挺有特点,这就是现代生活,有橱窗,有名牌,这个感觉不是特别好。
所以我说要留有余地,把核心地方,如果没有潜力开发时候留一留,将来肯定有人来投资,而且高铁下来,随着我们城市定位,一个是山水特色不能丢,另外怎么样注入什么样现代生活,这是很必要的,才能吸引外来人员。比如说我们这里连一个洗脚城没有,人家晚上没有在这里呆,该有还得有,我们得把这个管理弄的非常的舒适,真的是塞外江南的这种景象。
总的来说,因为时间太短,我难得见到老学长和专家,向他们来学习,另外政府这么重视,所有这些文章写的梳理非常好,我也很受教育,写的段落词语非常有魄力,有几句话可以议论,如“不是说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而是想干多少事找多少钱。”像北京市已经不让说拆迁了,我们这里还是说的坚决拆迁。我觉得这个很有力度。利用这个契机还要保留我们山水特色,另外还有现代生活,这样保留这个鲜活城市,人们愿意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
我说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