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央电视台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国民大数据,揭秘了2015年关于机遇、财富、时间、幸福的重要趋势性数据。大调查发现,四成中国家庭感觉生活幸福。在大调查的104个城市、300个县的样本中,大调查发布了居民幸福感最强的5个省会城市,长沙名列其中,另外4个省会是合肥、太原、海口、石家庄。(3月2日《潇湘晨报》)
长沙跻身居民幸福感最强的5个省会城市,确乎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为官者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幸福代表民生改善、百姓满意,间接说明了自己的显著政绩。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麻醉,生活在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应该感到幸福、幸运、满足、高兴。
然而,笔者又有一些疑问:什么是幸福?如何评价幸福?幸福的指数有哪些?居民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感?居住在幸福感最强的城市,真的最幸福吗?这个经济生活大调查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具有代表性?
省会城市,一般是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大城市虽有中小城市和农村没有的一系列好处,比如,大城市最先享受现代科技文明,引领世界生活时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劳动者收入比较高,多数家庭拥有一到两台小车,甚至多台车。大城市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交通发达便利,教育、医疗、社保水平高。大城市就业机会较多,挣钱发财机会多,等等。
不过,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也严重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比如,生活快节奏,高消费,职业竞争大,工作压力大,随时可能失业,住房紧张困难,交通拥堵厉害,教育支出费用高,空气质量很差。绝大多数市民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特别是下岗家庭、零就业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等等。
一个城市幸福不幸福,当官者说了不算,记者说了不算,市民百姓说了才算,而且要绝大部分市民说好才算。衡量生活幸福的指数是综合性的,不能单纯看哪一个方面。不但要看物质生活水平,还要看精神文化生活。不但要看眼前的满足感,还要看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有解决了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生活需要,才能说得上生活幸福。只有拥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有比较满意的收入水平,才能说得上幸福。只有出行便利、通畅、快捷、平安,才能说得上幸福。只有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伴,生活在空气清新的天空下,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才能说得上幸福。否则,如果我们还要为一日三餐而忧愁,如果每天堵在上下班路上,如果每天生活在雾霾之中,呼吸着有毒有害的污浊空气,能说幸福吗?
让我们为建设能让百姓真正感到满足的幸福城市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