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别让雾霾减损我们的幸福感
时间:2013-12-06 20:13:37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汤嘉琛 

  持续数日的雾霾天,让上海有点像“1952年大烟雾事件”中的伦敦:PM2.5指数动辄突破300大关,海陆空交通全面受影响;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米的强浓雾;各医院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猛增,市民纷纷抢购口罩和空气净化器;众多市民的微博和微信被各种雾霾照刷屏,“上海发布”12月5日发布的40条微博中有20条与雾霾相关……

  带毒的雾霾让市民的幸福感大打折扣,但遭遇“毒霾”之祸的并非只有上海。据新华社报道,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正笼罩全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西南地区,已有25个省市遭遇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如此残酷的事实证明,雾霾天并非北京市的“专利”。

  从环保部门的分析能看出,各地遭遇持续雾霾的原因有一定的“个性”。比如,上海雾霾的主因是近期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堆积,而南京雾霾与苏北地区大量焚烧秸秆有关。不过,雾霾成因的“共性”也有不少——比如,大量机动车尾气、落后的采暖方式、工业废气超标排放等。正是这些“共性”因素,让雾霾成了全国各地都要面对的一道难题,也让蓝天白云成为百姓的奢侈梦想。

  当我们的健康频遭雾霾威胁,抢购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自救行动固然值得鼓励,但在极端天气下限制汽车出行、禁止秸秆焚烧等应急减排措施,也应成为制度和常态。伦敦当年甩掉“雾都”帽子的治理经验启迪我们,治理雾霾不能“头疼医头”,而要拿出釜底抽薪的举措。

  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环境治理在政府工作中的权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把问题留给后人”的落后思维;要以更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它们为雾霾“做贡献”的能力;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用“节能风”驱散雾霾。除此之外,也要鼓励普通民众积极参与,通过多用绿色能源产品、养成绿色出行习惯等方式,有效地促进雾霾治理。

  在上海等地民众苦对雾霾时,平时饱受“毒霾”之苦的北京,接连几天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北京的朋友们竟像过节一样晒着各种蓝天白云的照片,如此情景让人心绪难平。清新的空气、健康的环境本是城市生活的底线要求,但它们如今却成了奢侈品。

  有的地方追逐漂亮的GDP数字,追求整洁气派的市容市貌,目的无非是想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可问题是,如果雾霾天变成我们生活的常客,口罩变成我们出门的必配装备,幸福指数如何高得起来?从那些为蓝天白云激动不已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百姓关于幸福的诉求其实非常具体和简单,有关部门的治理工作要更给力。真希望有一天,人们对蓝天白云的反应能够恢复“正常”。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