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读《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新世界》
时间:2015-01-30 11:13:06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叶雷 

7f768001cbe7b600eb57461148782cd9.jpg

  人类世界的演进,在纵向上,是基于人文由低级到高级不同社会形态更迭的序列;在横向上,原始、孤立、相互闭塞的人发展为逐步联系密切、逐步开放的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自由共享整体的过程。它的基本逻辑是,革命性的技术解放人的“连接”,解放了的人的“连接”改变人文,人文的改变构建新的世界。随着网络连接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世界”,已从一句断言成为了普遍共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连接时代、扁平时代、粉丝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感性时代、娱乐时代……一个“××时代”已根本无法详尽描述这个时代,标志着这个时代正在进行综合复杂的变换,也预示着人类正在演进一个新的世界。

  每一次时代的变换,都赋予了人们一次重新站到起跑线上的机会。“形而上者谓之道”,顺势而为,方能伫立潮头。寻找风向,就成了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大变换时代,我身处何方,我到哪里去?由于处于时代变换中的人们,大多数都只是“摸象的盲人”,所以未免产生“互联网焦虑”。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是什么?正是徐昊、马斌两位作者在《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新世界》一书中尝试要解决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这是信息时代进化的必然,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更是理解“互联网思维”的关键钥匙,因为“这次时代的变换,不仅仅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上的颠覆,其本质是人的更新换代,准确地说它是思维的大变换”。

  书的开篇“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机遇”,从技术角度梳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移动网络设备制造商、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移动终端制造商的兴衰和沉浮,解读了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构成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是如何蕴育产品对产品的颠覆、行业对行业的颠覆,最终演进为时代对时代的颠覆。书的上篇“科技在换代”,从网络、硬件、软件和应用四个视角总结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脉络,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固定电话网、数据业务取代话音业务、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是网络的三波冲击;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移动终端取代个人计算机、多屏争艳是硬件的三波冲击;Android/iOS取代Symbian、移动操作系统取代桌面操作系统、移动APP取代PC应用是软件的三波冲击;通信的移动化、媒体的社会化、世界的网络化是应用的三波冲击。

  从技术的角度,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就是“连接”累加的演进。最开始,是机器连接机器的融合及交互构成“终端网络”;随后是以“终端网络”为基础,累加超链接形式形成的内容连接内容的融合及交互构成“内容网络”;再随后是以“内容网络”基础,累加个体连接个体的“关系网络”,融合及交互构成“服务网络”;正在变换的时代,则是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的进一步互连互通及基于这种连接的社会协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四种网络智能交互关联,将使物联网时代彻底模糊不同网络的界限,包括人在内,所有的一切都既是终端,又是内容、关系和服务。连接的扩大,意味着开放的扩大不可阻挡,正是在这意义上,我们说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开放。

  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提出两个著名的论断,一是“媒介即是讯息”,二是“媒介即人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技术是人类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互联网让一切成为终端,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让一切成为信息,改变了媒介的传播形态,这正是书的中篇“科技延伸媒介”论述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承载方式上实现了从文字时代到形象时代的嬗变,在信息传递效率上实现了从1到N传递到N2传递的嬗变,在信息含量上实现了从经验时代到大数据时代的嬗变,在信息传递结果上实现了从不透明到透明的嬗变。

  麦克卢汉同时指出,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科技的换代,媒介的延伸,最终都会引起人和社会的变化,它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书的下篇“媒介更新人文”,则从四个维度分析了媒介更新对人文产生的影响:思维模式更新,从理性时代到感性时代;时间感更新,从慢时代到快时代;空间感更新,从科层时代到扁平化时代;目标感更新,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当一切相互连接,一切都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了,世界就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你”是世界的中心,而世界就是“我”,所以,“你”等于“我”,社会进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催生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世界。

  所以,互联网催生的时代变换,对中国来说,显然不只是“人文重塑商业规则”那么简单,将在器具、制度和思想三个层面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可能正如“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肖知兴说的那样: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最大改变,也许是价值观的变化,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威权主义价值观让位于以“平等、参与、分享”为核心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价值观。更激进、更年轻的一代人甚至进一步要求“自主、掌控、异议”,这些价值观都与建立在等级、命令和控制基础上的传统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强烈地对抗。奥巴马团队2008年竞选总统的成功,到今年中期选举的惨败;台湾地区马英九2008年“万人迷”的光环,到如今“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的惨败,民意为何瞬息万变?基本盘为何不靠谱了?就是因为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成了构建和传播人们价值观的基础性的底层设施,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构建的新时代、新世界。

  “连接”是互联网的起点,人文更新是它的终点;“连接”没有终点,人文更新实际上也没有终点。互联网构建的新时代、新世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连接、交互、协作、智能会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变成现实,机会遍地,我们都是别人的机会,所有人也都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别人的机会,我们就没有机会,所有的机会都会基于市场化和民主化。互联网构建新世界的逻辑已经清晰,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应该从空间和时间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互联网构筑的数字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存活在那种趋势和逻辑中,把不属于那种趋势和逻辑的东西抛弃掉,最终在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中实现“我”和“我们”的平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