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邹劲松做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北京已将入住后保障房家庭的复查作为常态,去年复查的2250户经适房家庭,发现1135户有购房记录,目前已取消243户已购房家庭的保障房资格。(据1月27日《新京报》)
通过对2250户经适房家庭的复查,居然从中发现1135户家庭有购房记录,这既暴露出保障房在具体分配过程中把关不严的问题,也倒逼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拿出更加严谨、细致的作风,不折不扣地做好保障房的分配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确保国家的利好政策落到实处。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政府纷纷推出诸多利好惠民举措,无论是“免费教育”、还是“免费公交”等,都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当然,也有不少的利好政策,在具体推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利好政策变了味、走了样。
比如说,国家大力推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解决弱势群体的现实困境,然而,一些地区却频繁出现“人情保”、“关系保”、“死人保”等问题,本该享受低保政策的贫困百姓对利好政策望尘莫及,倒是那些经济条件本来很优越的人群,通过种种手段挤占了利好政策。
国家大力实施的保障房项目,更是“问题重重”。这其中,不少地区的保障房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层层转包等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导致一些保障房项目沦为了“豆腐渣”工程。此外,一些地区的保障房分配过程中,更是丑态频出,比如,有的地区保障房项目沦为公职人员的“福利房”,有的内部人员想方设法占用多套保障房,保障房居然成为了他们牟取私利的“摇钱树”等等。
如此尴尬问题的存在,势必会让老百姓感到寒心。如今,我们欣慰地看到,北京市将保障房家庭的复查作为一种新常态,这将会极大地减少或避免“骗取”保障房的问题,值得全国范围的推广。
当然,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也应当切实强化源头的分配关,坚决防范部分人混水摸鱼、滥竽充数,不择手段亵渎国家利好政策的荒唐闹剧。让保障房真正能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应有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