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再提速,初步预计,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45.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记者从1月14日举行的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获得这一消息,这意味着我省又有近200万人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省也面临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省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潜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裴志扬说。据测算,我国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
2014年,《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成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性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中原城市群正式写入规划。继我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之后,中原城市群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今后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河南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强化“一发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科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发展路径愈来愈清晰。
新型城镇化发展提质提速
最近几年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4123万人,比2007年增长22.46%,城镇化率为43.8%,高于2007年9.5个百分点。
2014年,我省编制完成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和26项专项规划,完成许昌、漯河、三门峡、信阳、周口5个省辖市和鹿邑等9个省直管县(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编制完成176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务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五规合一”启动27个试点县(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洛阳、兰考、新郑、禹州等4个市(县)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
过去的一年,我省着力优化城镇体系,科学推进载体规划建设和村庄规划编制,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格局。预计2014年我省城镇化率为45.7%,比上一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提质提速。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省将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改革探索,推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要求,构建以快速铁路为支撑的“半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打造“米”字形发展轴带,聚焦发展提升省域中心城市、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乡镇区域中心小城市(中心镇)四级节点,推动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放射状、“葫芦串”、集群型、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勾画出具有我省特色的城镇体系结构。
按照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全省要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每年要转移近200万人。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提升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力争今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9个百分点,达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