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07 21:29:3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俞夫
开年以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哈尔滨火灾等事故接连传来,人们在对事故罹难者和牺牲者表示痛惜的同时,也引发对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问题的反思。这些原本可以避免或降低损失的事故,值得所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管理者反思——城市不仅要善于打好各场“大仗”,更要精心管好各种“小事”。
可以说,中国城市举办各种“高大上”活动已得心应手。“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完美而令人难以置信”的广州亚运会……诸如此类的重大活动无一例外都做得万无一失。
在筹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还是在城市公共安全和设施的有效运维等软件方面,舍得投入、组织高效、经验老到、屡战屡胜,不仅令国人十分惊艳,也让外国人叹为观止。
那一场又一场的“大仗”,构成了城市光鲜、华丽的“面子”。可是,反观许多城市的日常面孔,在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上,不能不说,在光鲜背后掩藏着暗淡底色,体现出城市令人羞愧的“里子”。
从城市建设来看,“史上最窄人行道”折射出市民出行之难,“吃人窨井”背后是下水道管理空白,“马路拉链”背后存在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利益分割。作为城市,理应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骨,然而,“裤腰带”“马桶盖”“秋裤”“三件套”等类似怪诞建筑不时涌现,中国各地城市竟成为各种奇异思想的试验场,怎么不引来公众广泛“吐槽”?怪诞建筑背后,深藏着多少官员的个人喜好,以及不拿城市公众审美当回事的“任性”?
从城市管理来看,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一些地方相关部门不是想方设法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盘活停车场资源以增加停车能力,而是在考虑向广大车主征收拥堵费,大幅提高停车收费,增加居民的用车成本。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不是群策群力想办法,而是关起门来搞决策,领导自己“拍脑袋”,甚至执意要推出限行、限购等做法。这种试图把居民的车都堵在家里来营造道路上不堵的假象,是群众所真正需要的结果吗?
这些城市怪象,看起来都是“小事”,但与那些“大事”相比,它们恰恰与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的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感受,影响到每个个体的幸福感。热衷于经营城市时打“大仗”,却无意于管好这些城市“小事”,反映出一些地方错位的利益观,以及不合时宜的公共管理理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深入人心,但城市并不必然地让生活更加美好。在要求市民提升文明素养的同时,让管理也更加成熟、更加规范、更加现代,是更加不能忽视的现实课题。为此,最为急迫的就是要改变城市管理者的公共管理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政绩观。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是城市居民万万千千的“小事”,组成了城市生活丰富生动的时代画卷。用心聆听城市居民的呼声,真正关心城市居民的需求,认真吸收城市居民的智慧,在打好城市“大仗”的同时,更加精心地管理好城市的“小事”,城市才会真正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