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张英洪:城镇化与城市管理亟须法治跟进
时间:2014-12-11 10:25:04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近日,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三农学者张英洪受邀在“中国经济时报圆桌论坛”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解析了为什么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强调法治化。

    张英洪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强调法治化至少有三个基本原因:一是法治城镇化是约束政府公权力的城镇化,因为我们以前的城镇化,一些地方政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征地就征地,想拆迁就拆迁,这就不是法治的城镇化。二是法治城镇化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城镇化。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化一个最大的弊端和问题,就是侵犯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主要是侵犯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住房权利。因为拆迁,许多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三是法治城镇化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城镇化。我们现在的城镇化存在很多社会问题,造成很多社会不稳定,就是因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正义的现象,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损害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因为社会不公平正义,上访的很多,每年的上访、信访量很大,政府对之则加大了维稳成本。社会不稳定就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一些社会不公平、不正义。我们讲法治城镇化,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城镇化。

     在谈到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立法治框架问题时,张英洪表示,推进法治城镇化要考虑五个重要环节:一是从立法环节上来说。凡是伤害农民权利的法律应该修改或废止。一方面,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系下,有很多的法律,包括《土地管理法》,还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很多是不利于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不利于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对这些法律,立法者应该坚决废除。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存在立法的滞后,法律有缺陷或缺失,有的社会实践没有相关法律。比如我们已经出台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但“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就一直出台不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此外,虽然我们有了很多法律,但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后,一些与法治理念不一致的法律,需要加快修改补充。如果这些法治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应对城乡不断爆发出来的千千万万个案。

  二是从执法环节来说。一方面,现在一般强调要严格执法,良法是应该要严格执法,但不好的法律要修改,而不是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存在这么一个突出问题,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民严格执法,对百姓严格执法,而对政府自己,却不是严格执法。

  三是从司法环节来说。司法关键是公正,但是这个环节上,涉及到征地拆迁问题的,普遍的现象是法院不立案,民告官很难,造成了大量的信访案件,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焚事件、群体性的事件。有时拆迁者和被拆迁者都会成为牺牲品。

  四是从守法环节来说。守法,一个是公民守法,一个是政府守法。公民的法律素质不高,不利于守法。但现实生活中政府不守法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五是从维权的角度来说。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维权,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农民权利受到侵害之后需要法律救济。但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有的地方信访部门搞指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加压,这就产生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有关部门不是积极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而是全力去解决反映问题的人。这种治国理政的管理理念需要反思。

    张英洪表示,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就需要推动政府进行转型。它包括三个重点:一是从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转型。搞人治的话,只有统治者对老百姓的驯服,不可能有老百姓对统治者的驯服。

  二是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长期以来,政府都是管老百姓的,现在需要的是服务型政府。我们早就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如果不转化为以宪法为统率的制度安排,建设服务型政府,就不可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就是法治建设的过程。

  三是从无责型政府向问责型政府转变。政府做了很多事,有很大的权力,但是没有责任,这就做了坏事,却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对权力的驯服,才有可能解决所有的强拆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