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元地铁或像3分钱冰棍成美好记忆
时间:2014-12-30 12:09:07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佚名 
  昨天是北京地铁调价及4条地铁新线开通后的首个工作日,大批上班族拥入地铁交通线,感受更高的票价,以及调价后的人流。根据官方统计,地铁早高峰的乘用人次与上周同时间相比下降5.23%。

  互联网上的抱怨难免出现,但总体看,这次调价是顺利的,舆论的反对声没有超出正常范围,表示理解的声音也很多。这说明,社会主体很清楚无限制地增加地铁补贴不是长久之计,适当调价可以接受。但涨价毕竟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对很多人来说,这时候发发牢骚比鼓个掌似乎更正常些。

  北京地铁票价直到2007年之前,一直是缓慢上涨的。就是那一年,大概与迎奥运会有关,价格的时钟被倒拨,从分段计价改为2元统一票价。当时民众一片欢呼,但北京的财政没过几年就撑不住了。新的市政府只好重新向人们讲述“市场经济”,而让人们深信某种道理比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还重要,就不那么容易了。

  应当说北京上班族还是很讲理的。毕竟2元地铁票价不仅全中国没有,全世界也没有。权当是前几年赚了,如今又恢复常态了吧。

  公共交通费上涨,将带来一系列扩散效应。由于城市的外来者和部分低收入者大多住在郊区,他们多支出交通费必然给他们的雇主造成压力。而且这只是城市低薪职位面临挤压的一个信号。

  从长远看,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的运营公司,将面临更多挑战。城市其实是有机体,当它们的规模大到很严重的地步时,住房、交通等难题就会引爆,它们既是城市的困扰,也是城市阻止新移民进入的痛苦方式。

  世界大城市的交通费都很贵,在伦敦,一个住在郊区去城里上班的雇员一个月花费二三百英镑交通费,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说,市区工资最低的岗位也需能让雇员对支付这笔费用不感到困难。

  北京前几年公共交通费最低,但郊区的房子却比全国其他大城市的都贵,二者相互冲抵达到一种平衡。未来交通费上涨,郊区的房价大概就更难撑了,北京的调整将是长期系统性的。

  在交通问题上,不可能搞“纯市场经济”,但它又不能离市场经济太远。公众对政府有多重要求,政府也有一些发展城市的计划,这些因素不断在政府的手里掂来掂去。

  有人说,政府要听社会的,为老百姓服务,但又要有决策能力,不能完全被易反易覆的舆论牵着鼻子走。他们打比喻说,如果30年前就有微博,那么今天的中国就和印度一样。这话不严谨,但有些道理。


  北京的常住人口和台湾省差不多,土地面积不到台湾的一半。上海的人口比北京还多,土地面积不到北京的一半。如果和欧洲比比,那么北京的人口大约是法国的1/3,土地面积只有法国的约1/30。尽管亚洲还有个别更拥挤的城市,但总体看,中国的城市管理面临着全人类最高级别的考验。

  中国发展很快,各种变动交织,这种时候形成稳定的价格体系和社会体系都很难。如今中年的国人都经历了无数变迁,他们小时候吃的几分钱的零食,如今大多都涨到了几块钱。他们不断感觉东西越来越贵,“生活变好了”往往是他们蓦然回首时的发现。

  我们强烈希望,今天的年轻人也会像上一两代人那样,不断抱怨,却不断发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如果那样,北京2元地铁票价就会成为3分钱冰棍那样的美好回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