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清,“一个农村”的变革
时间:2010-09-06 10:48:46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  作者:特派记者 张亦峥 陈炜 

德清者,“人有德行,如水至清”也。

德清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和古代防风文化的江南秀城,不止山水毓秀、特产丰富、民风淳厚、人文荟萃,如今也一直走在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前列,在省发改委和省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浙江省2008年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德清县综合得分为78.4分,在湖州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在浙江省61个县市区中高居16位。根据评价得分,德清县早已经由基本统筹(45-65分)转向整体协调(65-85分)阶段。

如此高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只有43万人口的德清是如何做到的?

德清欲做城乡统筹优秀“全科生”

毋庸置疑,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县,德清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是排在前列的。谈到这些,县委书记王勤说:“全国百强县排名,我们只排在三十几位,但我们的特点是没有明显弱项,各项发展都齐头并进。没错,德清就是要做一名不偏科的‘全科生’。”的确,在全域规划布局、工业反哺农业、社会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德清都做了不少文章。

王勤说,德清抓城乡统筹起步较早。从2002年起,德清就被选为省城乡就业统筹试点县,“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狠抓城乡统筹工作。我们认为‘一个县就是一个农村’,在这个基础上确定一个统一思路,进行整体打造。”

德清的做法是:统筹城乡,基础先行。“我们首先狠抓农村老百姓最关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四个‘一体化’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出台的。”王勤告诉记者。

王勤介绍说,四个“一体化”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县的投资、发展和人居环境,拉近了城乡距离,提高了城乡统筹水平。其中,“供水一体化”方面,西部乡镇结合各地地势、经济、人口居住状况,通过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逐步解决山区群众用水问题;德清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2005年就开始了,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5300万元用于车辆的收购和更新,并在湖州市率先完成了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改造工作。同时,与全国首创的跨区域公交车K588也为杭州德清两地百姓带来了福音;“污水处理一体化”方面,全县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家,污水日处理能力13.5万吨,概算总投资达到6.38亿元。

一个普通村庄的“垃圾革命”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攻克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老大难”。

王勤告诉记者,德清的农村“垃圾革命”,是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重点,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自去年我县投入1亿元资金开展‘中国和美家园’建设以来,德清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显著成效。你们随便挑一个德清的乡村走走,就能发现这一显著变化。”

驱车来到德清县新市镇厚皋村,我们看到的是一派花红柳绿、荷叶田田、绿水绕堤的景象。村内走走,固定式垃圾箱、洞管式垃圾箱、垃圾中转站这些以往在城市里才能看到的设施,在这里也能看到。

在厚皋村党支部书记赵建荣的办公桌上,记者发现了一本《新市镇厚皋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村庄环境管理工作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同时不少于一次检查,并将每月检查情况做好记录,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另对认真负责的保洁员给予物质奖励。

赵建荣告诉记者,在德清提出打造“中国和美家园”后,他们村的“垃圾处理一体化”更有实效了。“以前的村庄和城市没法比,现在不同了,村里的垃圾即时清运,环境卫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还告诉记者,村内的保洁员都是按照县里公开招标的要求招聘的。针对以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阵风”的情况,他们狠抓长效管理,这本《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就是为了持续保持环境改革成效而制定的。

赵建荣带记者随便在村内走了走,我们看到了建设得非常有序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在“改厕”后,村庄内的厕所垃圾也通过污水处理口及时排掉,彻底告别了过去的“露天厕所时代”。

据介绍, 今年,德清县专门下发了《德清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实施细则》,全力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老大难”问题,集全县之力累计投入4500万元左右用于农村“垃圾革命”。在每个行政村都将成立环卫站,确保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内垃圾无积存的目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