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分析称中国城镇化率被严重低估 早已超过60%
时间:2014-12-10 20:30:40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一边是人口过度聚集的北上广,“城市病”日渐凸显;另一边是亟待发展的广大中西部——“胡焕庸线”如何破解?

    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

    新闻观点:在谈论城镇化的时候,你多次强调城镇化率被低估了,为什么?

    罗天昊(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著有《大国诸城》):城镇化的一个预期是希望进城农民能振兴内需,充实城市的劳动力;但我个人对这个预期不乐观,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么多劳动力能继续转移到城市来。如果从就业,而不是从户籍来衡量,我们的城镇化率是低估的。

    根据官方统计,我们的城市化率是52.6%,有超过7亿人居住在城市,如果以户籍人口统计,不到40%,所以看上去城镇化空间巨大。但如果换一种思路,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统计,看看农村究竟还剩下多少有效劳动力呢?传统的统计方法可能漏掉了一种两栖人口,他们在城里干点活,在农村也干点活,居住时间也同样;还有一些人,既不在城市就业,也不返回农村,他们游荡于城市,应该也算是城市人口;但这些人都无法进入城镇的就业统计。

    国内一些学者如李迅雷,曾提议中国城镇化率的另外一种算法:城镇化率=1-农村化率,则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60%。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以就业为主要统计标准,只要是非农就业,同时不常住农村的人口,就算已经完成事实上的城镇化,那么,中国城镇化率是被严重低估的。经过30年的劳动力转移,人们期待的未来农村大规模转移劳动力到城市的景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未来农村人口的转移潜力,第一是留在农村务农,也就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只有不到3亿。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是2.66亿,其中包含东北三省,新疆、海南等地的国有农场,他们其实是城市户籍,总人数接近400万,由此,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实际只有2.62亿左右。

    第二,以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力军是青壮年,而现在,许多城市小区的门卫、园林工、清洁工,不少是来自农村的中老年人。

    我走访过的一些中西部省份,也可以印证这种观点,中国农村的精壮劳力基本都已经转移,留守下来的大多是老弱,近几年有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也是证明。

    未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未必是劳动力

    新闻观点:城镇化率被低估,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罗天昊:除了真实的城镇化率被低估,我们的劳动力人口还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我们对劳动力人口的统计是14岁到60岁,从上限看,很多女性60岁之前就不就业了,这一部分需要减掉;从下限看,14岁这个年龄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个统计可能是按初中毕业年龄来的,在改革初期确实是这样,年轻人初中毕业就干活去了;但现在情况变了,升学率大大提高,14岁到22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多在学校里,不会去就业。

    而多数现代国家,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与人口发展高峰,都是“三位一体”的。比如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是日本工业化高潮时期,GDP年均增长接近10%,进入发达工业化国家行列。到197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78.6%,基本达到高潮。2011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达90%以上,但自上世纪70年代之后逐步趋缓。日本的人口增长,也是在1972年达到高峰——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发展的三大高峰期基本同步。

    所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仍然寄希望于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率继续提高,但我们的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开始萎缩。人口发展曲线和城市化发展曲线,将严重不同步。

    这种情况下,即使未来农村人口再向城市转移,也未必是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来的老人将多过转移到城市来的儿童,青壮年则几乎没有——他们早就来了,只是有一部分没被统计。所以,新的城镇化不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可以坐吃精锐劳动力带来的财富,只付出低福利成本;相反,未来的城镇化,需要付出的福利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精锐劳动力则越来越少。

    我们的特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新闻观点:为了避免“城市病”,必须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吗?

    罗天昊:要求城区五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严格限制人口规模,主要是因为北上广压力较大,但我觉得这里面必须区别对待:京沪人口需要控制,但不能让其他城市陪绑。

    我曾经做过一个城市包容度的排名,主要是看城市净流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重,2013年的数据,东莞第一、深圳第二,都超过70%;北京和上海在30%以上,武汉、郑州也接近20%。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其经济体量是相对应的,城市人口是否饱和,不仅要看绝对值,还要看城市的发展阶段。

    和北京、上海不同,像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郑州、长沙……这些原来发展不充分的城市,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就在这些地方,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的几个节点城市。未来产业的转移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这些城市的人口应该增加,限制人口就限制了发展。所以,就算是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的城市,也应该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来区别对待,北京、上海需要通过改善管理、提高门槛来减缓人口聚集,而正在迅猛发展的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允许它们发展。

    事实上,我们的特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造就更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崛起。尤其是在中西部区域,应该鼓励多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以带动周边发展。实际上,如果提升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的话,很多城市面积不变,也能容纳很多人口,我们需要提高城市的人口聚集密度和单位土地的产出密度。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城市的人口和资源,往往都按行政级别来配置,比如人口最多的城市都是直辖市,也就是行政级别最高的城市。这些城市资源集中度最高,人口吸附能力最强。未来需要打破这种行政主导的模式,让市场配置资源,让资源带动人口流动,自然可以均衡人口,减缓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未来区域经济的变化会改变人口格局。

    北京需要在城市内部进行产业转移

    新闻观点:作为超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人口问题上都有很大压力,目前的管理思路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吗?

    罗天昊:北京和上海一直都在控制人口,通过行政手段“赶人”是个理想状态。南水北调之后,北京的用水大大缓解,在这方面人口压力会减小。这种情况下,人口的增势没有以前那么猛,但总体数量肯定是继续增加的,靠行政手段控制人口,不大可能。真正要解决“城市病”,需要解决城市发展模式、城市治理以及国家统筹的问题。

    拿北京来说,所有远郊区人口加起来不及城六区的一半,GDP更不得了,城六区占全市的80%,不到10%的土地创造了北京80%的GDP。这几年,我们虽然一直在说要东扩南进,但实际上迁移的产业并不多。所以,控制人口首先要解决的是改变城市发展模式,产业向分散的方向发展。

    产业转移有几个层面,国家层面有宏大的布局,比如我们说的向中西部转移;一个经济区里也有转移,比如苏南向苏北转移;但还有一个层次容易被忽略,就是城市内部的产业迁移,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主城区向郊区转移。

    现在讨论京津冀一体化,大家都提到北京的产业要向河北、天津转移,但另一方面,应该北京自己也并没有吃饱。我们能看到五环之外很多地方都很苍凉,没有什么产业,但现在还要扩七环了——不能光造房子,要把产业迁过去。

    还有像天通苑和回龙观这样的区域,只有“城”,没有“产(业)”,如果把中心区的一些产业迁过去,那边的居民就不需要每天出来跑很远上班。通过人口和产业的双重调整来均衡城市人口,应该是北京比较合理的一个发展模式。

    但就像前面谈到的,不改变行政主导的资源分配体系,这种发展模式就无法改变。举个例子,大量的行政资源集中在北京,那么央企的领导要升官、跑项目、要政策,他们都离不开这个行政中心。如果将来央企领导不再有行政职位,他就没必要老待在北京谋官谋政策。这一点,取决于未来整个国家层面的管理创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