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10 13:05:1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堂吉伟德
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乳品生产地区之一,今年以来大通、湟中等奶牛养殖主产区,牛奶价格一路走跌,部分奶农为避免更大的损失,甚至卖掉奶牛,而因牛奶质量不达标,奶农只能选择倾倒部分积压的鲜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秦富说:“奶牛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制约我国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瓶颈。”(12月10日《京华时报》)
在新的生产工艺和食品安全标准下,传统的奶牛养殖模式,注定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于传统的个体式和家庭式的散养模式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既因比较效益低而难以盈利,又因卫生标准差而影响质量安全,因而即便价值相对较低,甚至亏本难以销售,从而出现了“倒奶卖牛”现象的发生。
然而另一面,具有比较和规模效益的企业化生产,却存在着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出现了“企业的奶源不够用,散户的奶源不敢用”的结构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与传统的种养模式进行对接,不能仅靠市场的供需来决定,还得结合民生的需求,在产业调整方面着力更多,如此才能让传统种养模式实现突围。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规模化、企业化种养模式的推行,以及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提高,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种养方式已成农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传统种养模式突围的方向。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差,底子薄,家庭式和作坊式的模式还占据着主流,与下游产业的更高发展和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方面,食品质量安全对源头的种养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倒逼其必须进行转型和提升;另一方面,既有的小规模家庭式种养模式,严重制度着后续产业链条的发展,并使得整个行业水平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供需失衡”和“结构矛盾”就会同时并存。
那么,传统产业的突围方向在何处,家庭式种养模式造什么求变,科学化、规模化是无以回避的选择。只有将公司的运作与传统的散养结合起来,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结合起来,把分散种养者靠一个组织组合在一起,实行技术指导、质量把关、销路开拓、管理辅助,把奶农转化成奶业工人,才能让奶农们不失业,生存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也能让乳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得到提升,从而适应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问题。
确切的说,时下的国内乳业标准并不高,若是严格对照国际标准,恐怕情况比既有的更加糟糕。之前,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降低引起了争论。内蒙古奶协秘书长称乳业标准的降低不会损害民众健康,而是从国情出发保护奶农。如果提高标准,将导致占总量70%的奶农卖牛、杀牛。然而一个基本常识是,标准当然要考虑国情的需要,但若是一味纵容和迁就,也就难以实现根本上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到如何有序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又不让“杀牛倒奶”的场景出现,就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培育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以达到市场的要求与需要,从而让传统农业走出困境。
食品安全标准和需要已然“过河”,然而传统农牧业的出路却还在“摸石头”,从而才出现了“杀牛倒奶”的悲剧。这是市场残酷的一面,也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必然阵痛,但破解“倒奶卖牛”不能只靠市场调节,需要政府发挥最佳职能作用,担当起组织、主导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角色,从民生和生存的需要,发挥政策的杠杆和信息提供者,产品需求者和市场调节者的作用,让传统产业转型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如此“倒奶卖牛”才不会成为民生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