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尼古拉 ·彼得森
我演讲的主题是历史建筑活化的意义,还没有来得及翻译成中文。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我很荣幸作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项目欧方在华协调员、首席专家来做相关工作,并接到张幼云老师的邀请,来到中国、来到武汉。
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中,文化这一部分,中方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来主导,欧方是由我负责双方的合作与对话。
每年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现在关于企业,已经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社会企业,企业的目的当然是挣钱的,但挣钱并不是它唯一的路径,所以企业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这些年来,很多企业都是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程度,有的是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有的明确提出“我是社会企业”,把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多地照顾于社会的进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所以我现在就是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意义在什么地方?推动文化之间交流和社会企业的发展,不能光是文化交流,互相的来往交流,同时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就是要有些市场化的运作。但市场化的运作要有一定的成本,一定的收益,才能够可持续性地发展。当前是如何把文化交流和社会企业的发展融合起来,共同向前推动。
我在《中欧文化交流的历史沿革》这个报告中归纳总结有若干个发现。
第一、文化遗产十分重要。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摆设在那儿,文化遗产不是光看看就完了,应该作为激发我们重新再创造、创新的源泉。这就发挥了文化遗产的作用,是激励、激发创新的思维。
在中国的成都,有个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同时有设计学校、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的人员常常到文化遗产的地方,吸取营养,激励创新,所以时尚、服装的设计等很多东西要从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中去汲取营养,进行创新。历史的遗产、文化的遗产,跟创新不是隔离的,而是创新的一个基础。
第二、中欧双方合作的形式,要改变过去仅仅是政府机构间的合作或者安排什么活动。现在要倡导一个理念,就是创造民间之间交流的氛围,提供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
过去一些主要的官方文化机构的交流已经很成熟,这些年来,民营的、个体的、小微型的文化企业也开始起作用了,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
第三、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们,以振兴或者挖掘、恢复自己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艺术为己任,越来越多地从传统中去寻找这种价值进行创新,所以,这些艺术家不单纯是追求艺术,而是把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挖掘、复兴相结合作为基础,使传统价值体现出来。
第四、现在,城市化进程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很多城市都试图在寻求、借鉴欧洲的经验教训。欧洲在可持续性和创造性方面是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为什么呢?较之于美国来讲,很多中国人认为,欧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做法,确实有各自的独特性,有许多东西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第五、现在中国有不少地方,在城市化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往往希望搞一些创新,很多城市都在搞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点,划一块地,然后好多建筑物建起来,把人们聚集在那里,可是,好多艺术家不愿意去,创新意识强的人也不愿意去,因为在这样的地方居住、生活和工作,不利于创新,思路不能打开,他们现在考虑如何远离这些地方。
第六、我们要远离刚才谈到的这样一个聚集点的思维和方式。因此,从现在开始要努力自下而上地来推动,走出这样一个孤立、点状、密集型的模式。我们现在考虑问题要使这些行为方式有利于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创新和创造是很关键的词。
第七、为了做到这一点,重视教育和学习,提升能力,变得很重要。今天上午的参观考察,我发现昙华林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还有很多潜力没有被挖掘。
参观昙华林后,令我惊讶这里的历史建筑保存得如此完好,如此丰富多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中外文化交融的好地方。现在,基于对昙华林的初步了解及其历史的影响,我谈谈对昙华林未来的一些设想:
第一、昙华林拥有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非常宝贵,我们可以把图书馆延伸到更大的范围,如文化活动的管理。
第二、中国的360行很有意思,我们能否既保留过去,同时又有新的技术创新、技能的提升与开发。在这方面,可以展示历史的沿革和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第三、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昙华林创办湖北工艺学堂,而且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我们今天如何使这样一个新的体系发展起来?建立在创新、创造和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体系,鼓励人们去创新,鼓励人们去创造。
第四、昙华林是中国童子军的诞生地,今天如何使青年人融入到社会,更好地使青年人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第五、一定要让昙华林的历史文化为公众服务,要以人为本。
昙华林在一百多年前开启了东西方的合作,这是历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那种合作形式难能可贵。如今,我们将开启怎样的东西方合作?尽管今天不可能就昙华林项目与大家达成一些具体的合作意见,但我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