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昙华林:交流互动
时间:2014-09-08 17:09:21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叶 紫 

主持人:非常感谢尼古拉 ·彼得森教授精彩而又生动的演讲,非常感谢张幼云老师和余永黎的翻译。现在进入互动环节,大家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可以在这儿分享、交流。昙华林的居民代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与在座的专家交流互动。

袁小山: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二是文化交流的意义。当两个国家的企业或者两种类型的企业合作,或多个企业合作的时候,往往能够达成很多文化的交流。

关于交流,比如说个人之间、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可我觉得,在国内特别缺少跨行业之间的交流,只在本专业内的交流有什么意思呢?包括制造业、教育,基本是照抄前苏联的,也就是说强调细分,让每个专业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很阻碍社会的发展。我认为跨界发展有两层意思,一是融合,二是借用。我举个例子与大家共享,在深圳参观了台湾的一个包装厂,这个厂通过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印刷机器,它改变的是什么呢?在我们以前的印象中,我们要做一个印刷,必然是批量性的。比如说我要做一个纸杯,要做一千个一模一样的,如果要做一千个不一样的,那么成本就会升高。现在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生产出一万个,他们生产的这个设备成本大约是200万元人民币,这是任何一个印刷企业都可以做到的。那么这种跨界交流改写了以往的很多事情。

关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交流,我们现在互联网的虚拟信息已经非常好了,但它与现实之间有很明显的鸿沟。现在的虚拟现实有两种发展方向,第一种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比如说谷歌引擎、头盔式游戏机等等。第二种就是模糊搜索,比如说一个发音、一张照片或者可能不认识的一个字,到百度上去搜索,就可以出现很多足够的信息,这种虚拟和现实的交流也实现了信息最大化,人们的学习和交流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

最后,我想说知识产权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一个弊端,为什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很多的创新应该打破知识产权的保护,把知识产权变成一种分红或股份的机制,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所有技术创新都在网上或计算机进行登记,我们不用保护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一旦产生利益,技术所有者通过技术或机制都能获利。

张幼云: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在某种程度上同意你的说法,知识产权是双刃剑,你不能完全否认它,制约中国发展创造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同时也要有前瞻性,将来的知识产权不是不保护,是如何保护?我们需要积极的方法去推动,也是一种保护。

尼古拉 ·彼得森:这些观点不是来解决昙华林发展问题的,但我觉得还是有益的。为什么过去知识产权的专利费很高?因为在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开发研究需要花很多的投资,多年的研究,才开发出新的产品。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发明的成本要低得多,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应该考虑转变,有一定道理。

我觉得,投资要进行分析,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什么,这一定是综合权限,是平衡的,不是一讲投资就是资本回报,应该包括社会效益,比如创造多少就业岗位,使多少年轻人的技能得到提升,甚至是对文化的影响。我们现在要恢复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要进行投资,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将产生的对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创意文化等等的影响,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关于影响力的报告。关于文化商业研究院,在欧洲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对中国我觉得还只是一个建议,这对武昌、对武汉都非常有益。

李津逵:因为我们武汉的百万大学生,在大学城中受的就是一个知识生产技能的培训,没有消费技能、没有文化商业的这种培训。如果这种文化商业研究院出现了以后,可能对大学城产生的是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我想请尼古拉·彼得森给我们讲讲,这个问题要一种什么样的体制,是不是PPP的体制来做这些事呢?多大规模?然后师资方面,欧盟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支持?

张幼云: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尼古拉 ·彼得森刚才介绍的几个发现,是引自他的一个报告。武昌昙华林这个项目在现在的基础上往前推进,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是否有强有力、说明力的数据、证据?历史的渊源是什么?大学生进来后的反应是什么?青年人在这里受的影响是什么?他们对传统文化是怎么看的?是谁在影响武汉这几十年、一百年的历史?

尼古拉 ·彼得森:在欧洲已有类似这样的机构、研究院等,也有暑期夏令营、文化短期交流等形式。

吕墩墩:我觉得尼古拉·彼得森今天很兴奋,他只看了半天,就对昙华林很多文化遗产谈了一个未来的想法,虽然简单,但很不容易。

我看到武汉美术馆一个展览,有一张沿着江边拍下去很长的照片,照片上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一个现代化城市是怎么打造的。街道上虽然没有什么红绿灯,但是它很有规律,人行道、十字路口,每一个建筑都有花园,很有秩序,实际上是把欧洲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的经验借鉴了过来。

对于文化,如果你能看懂当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自然很多创新的意识就出来了。现在很多创新活动、是属于短期的,我们现在培养的有学位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比外国多,但实际上,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的人却很少,他们都很有创造性,都不是完成大学学业的。有些人可能通过很短的培训就突然开窍了,有了新想法,就去创业。

王琨:我是住在昙华林本地的居民,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角色,第一、我住在这儿35年了,第二、我是在拥有众多历史建筑的高校——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师,第三、我们对昙华林的发展特别倾注了热情。

我想刚才说的主要是历史建筑活化方法和价值,大家说了很多有关于湖北美术学院的事,但在离昙华林五六百米的地方,也就是说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地盘里,有好多历史活建筑。

  刚才大家说到了童子军、说到了中国最早期的图书馆教育,历史上叫做公书林,我是看着它在上世纪90年代被拆掉了,地址在哪儿我都知道,这说明我们是很欠研究的。当时也受到了市政府的批评,因为那时候要盖房子给学生住。

我希望能够通过政府和各方的努力,把核心区的核心建筑,就是那个仁济医院旧址至少纳入这个文化街区。

第一、我在今年六月底,直接跟我们学校的一二把手,还有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写了意见,就是创造条件,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园区,一个三甲医院今年秋天就要开业了,利用这个机遇,争取把现在这个医院回归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然后把仁济医院纳入武昌区,这样这些历史建筑就纳入昙华林的适用范围。

第二、在我们校区里面,有个正在修缮的七号楼,我觉得不仅给中医学院用,还应发挥它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三、我曾提的一个关于停车的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赞同,但现在车越来越多,因此,我的建议,在中医药大学的操场下面建地下停车场。

第四、湖北中医药大学两年半以前已经腾退出来做文化产业门面的至少42间房子,学生都腾退了,但两年半空着没用。因此,建议要尽快打造、启用起来。

宋秀丹:我来自武汉国际青年旅社,想从企业的角度谈一谈对昙华林历史建筑,包括昙华林旅游发展的想法。其实在昙华林,如果从中医学院入口的话,我们算是昙华林的入口,如果从黄鹤楼过来的话,我们算是昙华林的终点,所以我们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在这个地方一直盘踞了九年,九年前昙华林还没有开始发展,现在对于昙华林历史发展,我有一些小的建议。比如说现在政府正在侧重于昙华林历史街区打造完整的体系,那么可以看到成都的发展样子,它们其实原来也是很古老的街区,现在打造出来,就是模式化以后,新鲜了,但把历史抹平了,对于游客、公民来说,还是有一些惋惜的。

在昙华林的建设中应该汲取成都的经验教训,一是应该尊重昙华林的历史,尊重昙华林的建筑,这些老建筑我们不一定把它修饰得很漂亮,但可以对它基本的东西完善、修缮。二是应该尊重昙华林的小社会,对于已经形成固有的社会氛围、体系,是需要尊重的。三是尊重昙华林现有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昙华林已有的文化。所以我觉得,这几个尊重可能是保护昙华林历史建筑比较理想的发展方向。

那么,怎么去尊重它?就像尼古拉 ·彼得森先生说的,不仅要打造成一个创意产业区,还要使这个街区活起来,然后才会有生命力。不是说把它修得很新,吸引很多人参观,而是要让很多的居民、公民,包括社会学者、人文学者、艺术家进来,有更多灵动性更美的气息,让这个地方活起来,就是让昙华林街区长出新生的东西,而不是把这些历史砍掉,又移植出别人的、欧洲的、国外的东西,那相当于以完全嫁接的模式,失去了原本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发展本来已有的历史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培育出本土文化。

我们武汉国际青年旅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没有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像今天说的,我们要做好文化研究院,要做中欧的交流,其实国际青年旅社在一百多年前,就是把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去热爱大自然,低碳环保地去生活,并且还可以在我们提供的平台上进行多元的文化交流。我们在武汉市是第一家,而且做了九年,我们一直很想以很小的模式来聚集国外的背包客们,我们一个月可以接待30多个国家的国外客人,他们会带来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际视野、当地的生活等。我们会做一种小型的文艺沙龙,还有各种文化交流,让来自于全球各地的人,在这个平台有一定的交流,可以看到武汉的本土文化,可以看到武汉很多老街、古巷,并且它有很多历史的建筑,以及它的文化。所以,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张床,而是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也就是说,我们打造了这种社会氛围的话,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积极的、年轻化的朝阳企业。

我认为,今天尼古拉·彼得森说的所有的这些体系,他的所有观点,我们探路者青年旅社早就这么做了,我们这个品牌促进了很多年轻人有很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我们把武汉推向世界,然后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汉。可是我们的力量太小,所以我也非常感谢区政府给我们这个机会。

尼古拉·彼得森:这个研讨会快结束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就是你心目中希望昙华林是什么样的?用一个字、一句话给我一种灵感或者期待等等。

与会者意见汇总:1、“和”;2、“繁华、历史”;3、“创造”;4、“融洽,就是一个家庭的融洽吧。”5、“昙华林应该属于自然的,把它打造成一个非物质文化的一个国际社区,让更多的手工业者融合进来。”6、“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7、“融合,社区间的发展理念”;8、“创意让街区更有价值,街区让城市更有品位”;9、“它外观上是一百年前的,但是街区是现代欧洲小镇的”;10、“活”;11、“跨界的融合”;12、“一个可以净化心灵、激发灵感的一个地方”;13、“让昙华林成为重温历史文化的休闲旅游圣地”;14、“昙华林是一个文化的枢纽,一个创意产业的方剂”;15、“中外交流的窗口,有机生长的城区”;16、“希望昙华林成为全国文化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发展的最佳典范”;17、“我无法用一句话、一个字来表达我心中对昙华林历史、文化的感受,因为它承载的东西太多”;18、“国际范”;19、“和谐、创新”;20、“传承中新生”。

许启彤:今天我感觉到最受益的是,大家有这么一个心态、有这么一个激情,共同推动这件事。尼古拉·彼得森先生刚才问的问题,其实我们都是站在自己不同的社会角度,去表达自己的爱,都是一个字,对它的爱。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站在政府的角度,我们一直说这个事,一个很庸俗的事,叫做昙华林的定位。我也曾经给它编过三句话,一句话我完成不了。

  第一句话——活化的城市基因。为什么?我先解释一下这句话,武汉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城市,尤其是我们反复强调张之洞时代,从1861年汉口开埠,形成中外交流,到1890年,张之洞开始执政湖北,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前后是50年时间,这半个世纪,武汉在全国的地位架乎津门,直追沪上,在全世界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在中国首屈一指。因此,武汉当年的城市基因,张之洞所做的伟大事业,基本上可以在昙华林找到原由。所以说我们要把昙华林变成活化的城市基因,让每一个武汉人或者来到武汉的人都知道,这里是真正的武汉。

第二句话——时尚的人文生活。这实际上是一个状态描述,时尚人文生活听起来比较普通,我要表达的意思首先是人文生活,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而是一种人文生活。为什么要时尚的人文生活?我们现在的时尚,不仅仅是背着LV的包、扎一个爱马仕的皮带就叫时尚,我们应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要通过昙华林这个阵地,从光阴的深处,找到我们的前世今生和将来,我们与历史存在,与这座城市同在,这是时尚的人文生活。

第三句话——和谐的社会共治。这句话最复杂,因为我们现在是就这个话题看待我们国家。我们认为有两个重大背景,第一个背景是我们即将进入世界经济当中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现在是六千美元的人均GDP,预计八千美元就要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规律。第二个背景是中国现在是全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那么这两个背景当中所产生的现象是什么?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动荡,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治理,快速的城市化将改变我们城市的整个功能。那么,文化艺术区域在这两个背景当中起到什么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我们在即将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应该通过文化、艺术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第二个作用是实现方式。我们通过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区域,使它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推进城市化进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机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和整个城市化多元体制的和谐。

这是我认为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在过去,像这样一个老旧区域,要不就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研究,要不没人管,自生自灭,要不推倒重来。我们要探索第三条路,在这个区域,将来的状况应该是,三种人——企业家、艺术家、研究者这些群体能够在这个地方和谐工作,同时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资本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都不能够简单地达到。

尼古拉 ·彼得森:谢谢大家的分享!但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很关键,首先要有历史题材,第二大家共同分享这种价值,第三在这里有激励、有愿景。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基础,才能够实现宋明江大使所说的“希望昙华林成为全国文化历史街区保护、建设、发展的最佳典范”。

主持人:因时间关系,有的嘉宾没有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观点,我们将经常组织这种头脑风暴,今天的活动到这里暂告段落。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