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写给第一个\"世界城市日\"
时间:2014-11-01 19:14:36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栖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当年10月31日降下帷幕。在当天举办的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宣言》,建议将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28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定为“世界城市日”。

  据悉,联合国成立69年来,设定的世界日有106个,但以中国人的实践(或发生在中国一个事件)来命名,这是第一回。对中国人来说,“世界城市日”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显得格外亲切。

  城市在人类历史中存在3000多年了,现如今,全球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80万座城市里,到2030年,近60%的世界人口约50亿将聚居在城镇地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也因此成为了21世纪全球社会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中国人也不例外地面临着这一挑战。截止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意味着有近7亿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三大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中国都将不可回避,亟待回应,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人类未来的福祉。

  国人在第一个“世界城市日”,与其一味欢欣,不如多些反思。我认为,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值得深刻反思——

  一是城市的个性彰显城市的生命力。近些年来,诸多城市(不止是北上广)都制作了本市的形象宣传片,看过之后,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些五光十色的镜头里,除了自然造化赐予的风景或祖宗留下的遗产还称得上“特色”两字,其余的未免太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了。楼宇林立、高架纵横、大桥横跨、通衢笔直,犹如一幅幅抽象拼贴画,足以凸显一座城市品格、个性的建筑反倒淹没在众多光怪陆离的现代建筑群中。无怪乎,来华观光的洋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是古老的,但城市是全新的。如此的城市有资格谈生命力么?

  二是城市最为根本的要素是“宜居”两字。植被多少足以影响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在这方面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城市绿地。1997年始,每年评选“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是:绿化覆盖面40%以上,绿地率35%以上。迄今已有72座城市获得此一殊荣。而如今的雾霾似乎对城市绿化作了一次大考评,甭说像北京那样连年入选“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被雾霾笼罩,就连哈尔滨、西安、唐山、洛阳那样的二三线城市也难幸免。有专家分析:现有的城市绿化只能给城市多些色彩上的点缀,无力把过量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过滤,“城市静风”和“热岛效应”才是根本之所在。因为,“静风”来自于高大型建筑物的阻挡,“热岛”产生于建筑工程大量使用的硬质材料,上有污染层的软覆盖,下有建筑和道路的硬覆盖,使得城市成了自成体系的“孤岛”。它离“诗意般栖居”相距甚远,也有悖于上世纪中期梁思成提出的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为城市建设的宗旨。

  三是城市精神得以文化为其“灵魂”。“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我国古老的《易经》第一次提出了“文化”的概念。两千多年过去了,“文化”在国人的心目中到底有多重要的位置?这从城市建设中可窥一斑,即:城市精神中的文化“含金量”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文化作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能使人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品味、更有档次,能够更加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性、民俗特质,从而成为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我颇为激赏苏州的城市精神的文字表述,即:“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这座江南古城把“崇文”放在第一位,而最终的追求是“致远”,如此境界岂是那些大拆大迁大建的城市所能比肩的?

  倘若我们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城市日”,来一番反思,反思之后来一番纠偏,那就能日臻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