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24 19:27:29
来源:红网 作者:乔瑞庆
记者实地探访太原城中村发现,太原一些所谓的城中村改造,早已成为村干部伙同开发商敛财的工具。“村干部当选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搞开发,有的甚至连开发商都不找,自己直接上阵,这些项目大多没有土地和住建部门的手续,连小产权房都谈不上。”太原的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10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屡推不动,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的话说,11年来只完成了3个村的整村改造,仅占应改造总数的1.7%。推进速度之慢,可想而知。阻力来自哪里?为什么村民对政府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极力排斥,而对村干部联手开发商占用土地却可以忍受呢?
根据目前的制度安排,土地收归国有后,才可以根据规划开发。如果农村土地在收归国有时,农民能获得合理的补偿,村民自然愿意出让土地。遗憾的是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买方,往往有压低地价的嫌疑。如果考虑到开发商和一些官员的合谋,地价更低。村民无法从土地出让中获取应有的利益,自然不会出让。
在土地集体所有和收归国有的二元选择之间,如果有一种灰色地带,既能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又能让村民分享开发的收益,那村民自然会选择。县官不如现管。村干部不是官,但的确有权。这个权就是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进行配置的权力。既然村干部能利用自己的小权力获取开发权,为什么要把土地开发权让给政府呢?村干部自己开发土地或联手开发商开发土地,就制造了这样的中间灰色地带。
每一个村干部上台都需要投入巨资拉票。这些资金其实就是未来开发收益的返还。村民在不承担私自开发土地风险的同时,又能分享开发集体土地的收益,自然乐于接受。这种灰色地带一旦形成,一个由村干部、开发商、部分官员构筑的利益“铁三角”就形成了。这个“铁三角”构成了“城中村”改造最强大也最持久的阻力。
打破这个“铁三角”,“城中村”改造推进也就有望加速。而打破“铁三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村民在土地收归国有后获得的实际收益大于或者至少不少于维持目前状态的收益。当灰色地带的存在让村民利益真正受损时,“铁三角”也就变成“纸三角”,滔滔民意最终会把其冲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