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斑马线上的人墙能成为风景线吗
时间:2014-10-08 22:18:24  来源:光明网  作者:高亚洲 

    十一长假期间,为应对南京路步行街至外滩一线的大客流,上海武警在各大过街路口的斑马线上筑起人墙,保障过街民众安全,成为上海假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月7日《京华时报》)

    热热闹闹的国庆长假,注定少不了人山人海的景象,从景区到街头,从高速路到斑马线上,安全保障自然成为了重中之重。只是,这一溜排开的武警能成为斑马线上的“风景线”吗?

    行人过街,在车水马龙中,自然不能成为一件随心所欲的事,于是便有了斑马线和红绿灯的设置,当然,并不能就此说斑马线和红绿灯是绝对的安全保障,从根本上说,它所设定的是一种秩序格局,如果行人和车辆都能按照现有的秩序各行其道,过马路不应该成为充满风险的事情。

    当然,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一如它的产生,它的湮灭恐怕也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种特色的形成,自然也可以归咎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即便是对“中国式过马路”可以存在争议,但是,对此种格局下所隐匿的社会失序或者说秩序的模糊地带,依然是现代文明下不能无视的隐痛。

    不过,不得不厘清的是,如今出现武警人墙,也并不是就此去上纲上线到“中国式过马路”的不可承受之重。毕竟,在国人所能享受最长假期的国庆节,大量出行所带来的安全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这是在最繁华的上海街头。在真实且沉重的现实面前,一溜排开的武警人墙,至少在安全保障上,能够显现出足够的威武和力量。换言之,这只是在众多的人员安全保障措施选择中的一种,从现有的媒体报道来看,以武警人墙疏导沉重的人员流动压力,上海的街头也并非首创。它不应该成为国人过街能力的新注脚,也没必要上升到国民形象的新标签。

    一如不能成为国民形象的新标签,“斑马线上的武警人墙”也不应该成为值得去津津乐道的“亮丽风景线”。作为一道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它应该是有赏心悦目之功能,应该是能体现出城市的风格和精神的,应该是能展现出一个城市的风采和活力的。这样立于斑马线上一溜排开的武警人墙,如果都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希冀的社会公共秩序还值得期待吗?换言之,这样的一道风景线能成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内涵吗?

    于此而言,斑马线上的武警人墙,它既不能成为放大国民素质的新标签,也不能捧奉为城市亮丽风景线。相反,这反而应该成为我们对现代城市文明反思的横切面,成为我们对建构社会公共秩序的审视样本。它既不属于要妄自菲薄的,也不属于能津津乐道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