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精干高效、适应农村工作需要的乡镇干部队伍。(新华网)
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他们扎根基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为民造福,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作力度的日益加大,乡镇干部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在责任越来越大,各种激励机制又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乡镇特别是边远地区乡镇干部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前段时间,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中,与一名边远山区少数民族乡的组织委员聊起了有关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话题。他告诉我,他们乡现有行政和事业编制80个,但实有工作人员62人,空编18个。不对呀,乡镇行政事业编按说也是吃“皇粮”的,在这个“死都想死在体制内”的时代,你们乡的行政事业编制怎么还会有富余呢?我道出了我的疑惑。
他解释说,由于该乡距离城区90多公里,平时交通不是很便利,而职工们大多安家在城里,机关通勤班车虽然每周发两次,但有时由于工作繁忙,加班现象较为普遍,机关干部们不得不从周一到周五一直工作生活在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际,包括年轻干部的择偶等。所以,乡里的干部们普遍觉得幸福感偏低。
另外,在“逢进必考”的制度约束下,地处深山区的乡镇不具备平原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同等进人条件下,竞争力必然比不上平原镇乡及直属单位。同时,公务员工资实行规范管理后,对偏远、艰苦地区工作人员待遇也没有什么倾斜政策,导致乡里想从提高福利待遇方面来吸引人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很多优秀人才根本不愿意到这来,即使来了,多数也是为了解决临时就业或行政、事业身份,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想办法调走或考走。近三年来,该乡每年至少有2名本科以上学历机关工作人员调走或考入城区单位。这也造成机关干部学历普遍偏低,年龄普遍偏大,结构极不合理。
当然,乡里也想过一些招。比如,一方面练好“内功”,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近两年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和自然风光,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地域“进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拓宽渠道,加大年轻干部培养。进一步扩大选拔视野,打破年龄、身份、地域限制,适当降低门槛,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队伍,重点引进那些专业对口、党政部门工作急需、德才兼备的本科以上优秀大学生。同时注重从日常表现优秀,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中破格提拔党政干部,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此外,他建议,对于边远地区乡镇,上级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比如说提高山区职工工资待遇、职级待遇,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等,从而让职工在付出与回报中找到平衡,在工作中找回归属感和幸福感。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相对不发达地区乡镇党政人才队伍的匮乏势必会影响该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减缓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已经从乡镇干部队伍来源渠道、培养锻炼、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方面为各级党委指明了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镇干部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