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全国经济增速排名一直靠后的京沪两地,有望在新的统计指标测算中“翻身”。
近期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基于需求的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上述指标将根据从经济稳定、经济安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八个方面,来测算提质增效的水平。
上述指标除了考虑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外,还将考虑城镇化率,研发占GDP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等八个方面的指标。
国家统计局提出,下一步将参照今明两年可测算并拟发布的指标,结合现行年度、定期数据发布制度及有关规定,及时对外发布专业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指标数据。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启贵指出,北京、上海的经济增速近年来一直在全国靠后,但是其在研发投入、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其实走在全国的前列,甚至是标杆,以新的统计提质增效的指标看,北京上海有望在全国前几名,而浙江、广东、江苏等地也有望在这样的测算方式中排名提前。
指标体系涉及政府债务水平
根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在广泛深入研究基础上,历时一年多、数易其稿,完成了《指标体系》,并于近日正式印发。
《指标体系》从经济稳定、经济安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八个方面,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债务余额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率、城镇化率、研发经费与GDP之比、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等40多个核心综合指标。
一位参与讨论的专家指出,上述指标出来后,可能需要结合经济普查的资料,来进行测算相应的数字,但是最后测算时,各个指标的权重到底多少还要研究。
据悉,上述分项指标中,政府债务、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等指标需要进行测算,而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率、城镇化率侧,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已经有现成的数字可以拿来用或者直接算出。
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指出,有些分项指标还可以研究,例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可能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好些, “此外还可以减少一些分项指标,太多了测算得比较复杂。”他说。
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司长刘富江称今后,根据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及对转型升级内涵和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每年会逐步完善。
“这些提质增效的指标,反映了一个新的看待地方发展质量的视角。”朱启贵说,例如研发投入比重,将反应经济的创新动力,而政府债务过高,政府则有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根据统计局方面提出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基本建立健全经济转型升级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所需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力争“十三五”末期,结合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要求,建立健全全面反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分析和发布,引导各地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京沪等地排名有望靠前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由于发达地区出去GDP增速之外的大多数分项指标大多完成良好,这使得这些地区最后测算的数字可能排名靠前。
朱启贵认为,京沪等地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率,都在全国靠前,京沪最后测算数字将改变过去单纯GDP排名垫底的情况,而江苏,浙江的指标也有望靠前,广东也不会很差。
此前2012年、2013年京沪两地经济增速位居全国最后2名。2014年稍微好些,但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也分别为7.2%、7.1%,位居全国倒数第五、第四。
而新的分项指标中,京、沪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前分别为70%、60%以上,为全国第一、第二。而上海、北京两地由于本身是直辖市,城镇化率都高于80%,也为全国第一、第二名,至于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也在今年来,一直是前几名。
也有专家认为,上述体质增效的指标,最后可能对发达地区有利。因为这些地区服务业发达,居民后入水平高,经济发达水平,与人均GDP水平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