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身在远方 心系村庄
时间:2014-09-16 11:49: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魏薇 

  前几天,一位同事深夜在微信朋友圈慨叹:“终于可以说一声‘幸运’!过完中秋,父亲也办好手续出院了。”

  原来,他远在江西的父亲被一位精神异常的乡邻砸伤额头,缝了四针。由于前些年曾做过头部手术,如果被砸伤的位置稍有偏差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起初,父亲不想让远在北京的他担心,并要求隐瞒,但是他的哥哥却“走漏”了消息。

  这位同事工作极为勤勉,由于假期短、家乡远,已经多年未在中秋回家与父母团圆。此次意外,让他决定以后的日子里要尽可能多回家。“小村庄和大都市的月亮,同样浑圆光明。但家人在哪,哪儿才有团圆。感谢所有察觉或者未察觉的‘幸运’,让我们在生命中必将遭遇的离别前,有机会多见父母一面,再多一面。”

  “若不把东西拿走,我们就不会意识到,曾经拥有过什么。”他是幸运的,被有惊无险的意外所提醒,对父母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但不少人却直到追悔莫及才有所醒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情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儿女在长大,父母在变老,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当父母年迈,对于他们来说,见到儿女是最大的福利,见不到则是最大的折磨。但不少儿女却“吝啬”得每年只给他们一两次见面机会。子曰:“父母在,不远游”。但年轻人为读书、为生计、为爱情,为自由,或北上,或南下,“远游”已成为常态。不少人都是这样,兴冲冲离家后,志在四方,心比天高,眼里满满都是大都市与锦绣前程。一年到头给父母打不了几个电话,总觉得那个身强力壮的父亲、那个忙个不停的母亲一直就在那里。

  对于年轻人的拼搏怎忍苛责?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也正是一代代青年离开故土、走向远方的家庭迁移和繁衍史。即使是孔子所说“不远游”的要求,也还有“游必有方”的例外。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去偏远山区支教、去祖国边陲值守,散落在全国各地挥洒汗水,这既是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的追求,也是国家兴旺、社会发展的必需。“游必有方”的远行,父母虽不舍却支持,个人虽艰辛但无悔。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曾写过,“你的童年是小村庄,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在“远方”和“村庄”间,到底如何衡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答案。但在不少人心中,看罢了“远方”,最挂念的还是父母所在的“村庄”。前一阵,有一道网络流行的数学题,“假设每年回家两次,父母有幸长命百岁,你还能见他们多少次?”不少人都不敢去算。

  在家庭和事业、生存和感情的天平上,往哪方倾斜,都意味着极大的代价。“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其实,对父母的感情,不应由提供的物质条件来简单评价,也不宜用陪伴身边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无论在身边还是在远方,有时候,只要有及时的电话、贴心的问候,也比得上一场奔波、一堆礼物。

  村庄是父母所在、乡愁所寄、人生源头,须臾不可忘。但年轻人去远方,既是个人选择,也是发展所需,更是时代潮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秉承“游必有方”的准则,用心牵挂,即使聚少离多,也能少些愧疚、少些悔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