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英文,提供便利本是好事,但是如果加的不专业不专心,反而是一种“不国际化”的体现。
媒体报道,武汉市的诸多公用设施上标注的英文标识有不少错误,有群众表示,这些错误让人“羞红了脸”。
关于这些具体的用词或者语法错误,专业人士应该不难判别,之所以还出现这些错误,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工作不认真,在具体做工作的时候没有做好基础的求证校对工作,另一个原因是工作人员素质,很简单的一点就是,负责制作安装标识的人员估计英文不太好,管这个事情的政府工作人员同样也不是很强,要不一眼就看出来了。
借着这个话可能会有人说了,为什么非要这些具体的工作人员英文好啊,他们也不是做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由此就又引出了一个疑问,虽然我们的英语教育已经普及到小学,但是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程度,能够发现rotare是rotate的错拼或者区分boulevard和avenue差别的人还是属于少数吧?既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没这个水平,为什么非要强撑着弄这个面子事呢?而既然要撑这个面子,找到比较专业的人员会是很难的事情吗?
国际化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号,很多的城市在建设上都有这个追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多有气魄!应该说这个思路并没有错,但是盲目求洋,搞成形式化就变了味了。就说这个英文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城市在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上引入了中英文双语标识,但是从结果来看,有问题闹笑话的不少,这不得不说是小问题反映出大毛病。有些政府部门,上有长官意志,下有形式应付,至于纳税人的钱浪费了和产生负面效应,那是另外的话题,只要能当时风光就好。
其实在欧洲的很多非英语国家,大城市里除了旅游景点,很多地方并没有英文标识,小城市就更别说了,但这并不影响全世界的游客蜂拥而至。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除了人文景观更有城市的管理和市民的素质。
加上英文,提供便利本是好事,但是如果加的不专业不专心,反而是一种“不国际化”的体现,与其如此,不如在那些该好好抓的地方如窗口行业的素质、基础法制的建设、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做好扎扎实实的工作,外国游客不会因为地铁上的英文标识决定来不来旅游,但是如果是一辆黑出租黑旅游大巴,却可能会影响一群游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