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学校如何走出“空巢”困局?
时间:2014-09-09 22:54:40  来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9月2日是淳安县中小学开学上课第一天,记者跨进了金峰乡中心学校。“a、o、e,请跟我大声朗读”,语文老师话音过后,却没有传来本该发出整齐响亮的跟读声,只听到两声蚊音般的声响。走近一看,原来一年级新生只有两个人!两张课桌放在宽敞教室,显得空空荡荡。班主任严云霞郁闷地告诉记者:“我教了11年书,还从来没有碰到一个班只有两名学生的课堂。”对于一所下辖11个行政村的中心学校,为何只招到两名新生,校长徐小虎也是一脸无奈:为了争取生源,我们学校开学前还专门进行了家访,但家长就是不肯把孩子送进来。(9月8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到城市务工,农村因此留下了大批三八六零群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人群在生产生活、受教育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上述问题正棘手,现在又一新的与之相关问题跃入我们的视线--“空巢学校”。

  “空巢学校”名词虽新,但是这种“空巢”现象,其实早成蔓延全省乃至全国的“通病”,据相关资料表明,全国平均每天就有63所农村小学消失。

  其实,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为公办学校,上学免收学费,很多学生还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在各种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农村学校的生源却日趋减少,甚至出现“空巢学校”。那么,缘何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会“空巢”呢?

  近年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效果明显,生育率降低,农村里每年学龄儿童也骤然减少,一般家里只有1个,顶多2个孩子;加上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家长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期望自己子女将来可以“鲤鱼跳龙门”的家长们,不惜花费血本也要把孩子送到附近条件更好的学校或者干脆被在外打工的父母带走,到大城市里去读书。以此来看,最后留在村里的学龄儿童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般来说,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教室及其必要附属设施、教学器具等普遍比较贫乏,甚至可以说“有也是凑合着用,条件达不到就不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师资源奇缺,且民办教师偏多;就算是高素质、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被分配至此,三年之内也一般也会以本学校为跳板,调到条件稍好学校或者城里任教,很难扎根在基层一线。其实不仅仅是教师数量少、水平偏低,一人兼数职、数班或者数课的现象在这里也比较普遍。教学水平不能保证,在当今各类升学选拔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本地生源流失也是情理之中。

  解决“空巢学校”的问题,关键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学校的布局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其利用率,提升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空巢学校”的问题。

  整合教育资源不只是为了把 “空巢”填满,更是为了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国家、社会和公众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的共同关注、努力和支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