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道德捆绑”怎成公交让座“嚣张底牌”?
时间:2014-09-05 22:14: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苏三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9月4日下午1时许,武汉801路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位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几名老人暴打。事发后,汉阳警方到达现场将其带离公交车。

    据介绍,事故起因一方面是年轻人不肯让座心有怨气,而另一方面是因为碰撞引发口角,致使事件进一步恶化,引发了挥拳相向的恶果。双方都有责任,从道德的范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道德的约束也有其弊端性,道德捆绑变相的成为了受其“保护”、“偏爱”个体的“嚣张底牌”,因不愿让座而引发的道德悲剧频频发生,让很多人有口难言。

    如今,公交代步已经成为出行的主流,公交车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超载现象已稀疏平常,也给城市交通安全及公民个人安全带了了巨大的隐患,为确保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的出行安全,公交车上大多都设置了老年人专座,让座本是件好事,尊老敬老作为伦理道德的必然产物,是每个人应该保持的行为态度,但道德的捆绑却把这件自愿“谦让”的好事变成了“不得不做”。让座,只是一种美德,从来不是一种责任,我付钱坐车,有权利不把自己拥有的座位让给别人,不论对方是老人或是伤残病痛。而在公众的道德意识中,似乎让座是一种必然。

    记得甄氏有句“名言”,“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同理,部分人愿意选择遵从道德,做出适当礼让行为,而另一部分人也有权行使自身的权利,拒绝谦让。其实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着乐于奉献的精神,而偶遇突发状况,例如身体不适亦或旅途、工作过后的疲惫,不愿将座位出让,便会遭到谴责,甚至被“挥拳相向”,这是“道德捆绑”下的恶果,违背了谦让的本意。部分老人甚至在面对“让座”之时体现出“理所应当”的态度,毫无感恩之心。

    面对如此“小事”,相关部门却不能“小看”,其背后隐藏着“道德扭曲”的社会状态,亦向城市交通敲响了警钟。“道德捆绑”违背了社会的公平,曲解了道义的本真,如此“无奈”其实可以通过增加公车班次,增加公交车座位,以及限制乘车人员数量等方式进行各个击破,既确保了乘车安全,也避免了“道德冲突”。相关部门还需从长计议,别再让“道德捆绑”在引发血的教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