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解读专家:
王 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工学博士
京津冀协同战略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从国内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来看,这是势在必行。
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国力的提升,得益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渐成为主力,首都北京在职能、地位和作用上,从过去仅仅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成为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其次,在滨海新区的带动下,京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促进了京津冀整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比如,过去河北被认为是区域的洼地,近年来开始出现变化。首钢搬到曹妃甸后给唐山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的其它地区像保定、廊坊,随着整个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紧密联系程度,经济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配置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京津冀作为国家经济的第三级也罢,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空间也罢,怎么提都不为过,而且其发展潜力和发展总量都不可估量!
应该说,京津冀城市群的崛起,将是中国国力提升和中国经济发展从南往北推进形成的具有高端目标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即将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的城市群。这种发展有别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作用也将远远超过这两个区域。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北京现在已经是有两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个规模在世界上也属于超大规模,这里面交叉了太多的其他功能。为什么要和周边地区做联动,因为从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趋势来讲,中心城市的发展一定要走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把目前和首都核心职能不太相关的功能,如一般性制造业、一般性的服务业疏解出去的话,对于缓解北京方方面面的压力是有好处的。
北京周边的地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港口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目前比较好的一点是中央的宏观政策导向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过去我们的政府考核主要是GDP导向,大家都争项目,相同条件下河北怎么能抢得过北京?现在我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发展应该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倡导区域协作。我认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国内多个城市群地区在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共建、区域治理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这为京津冀在新时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