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15 15:17:49
来源:荆楚网 作者:冯梅
南京“纸片”窨井盖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质疑。记者13日从南京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获悉,“纸片”窨井盖以及同批次送检的井盖,经专业检测现已确认均无质量问题。(7月13日新华网)
此次事件曝光伊始,“纸片”井盖的安全系数就引起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争议,官方一再通过材料安全性能的送检验证结论回应井盖是安全的,并且也有许多学术界人士进行政民,但是民间只用看图说话就打破了“安全论”,“薄如纸片”的井盖已经受损是不争的“事实”,留在井口的大洞也确实造成了恐慌,而民众关于井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担忧显然不能凭借官方“后补”权威论证所消除。
笔者认为,之所以事件曝光一个多星期后,舆论的热潮还未能退却,“纸片”井盖安全之辩一直续集不断,还是由于官方的后知后觉。或许官方为井盖更换新材料是好意,用科技改变生活也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为之努力的事情,但是井盖材料这一既在紧要关头关乎行人性命又在平时不大起眼的事务,最容易引起官方的忽略,也最容易引起百姓的“口诛笔伐”。
所以说,官方要想真的“以理服人”,不能总在事后进行补救。送检验证也好,采取“将位于绿化带边缘和个人行广场上的窨井盖全部更换为承重能力更大的钢纤维窨井盖”的措施也好,都应该走在井盖材料更换之前。虽然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逐渐增多,但是官方仍旧在信息上占据巨大优势,基于此,政府每一项决策的信息公开都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总让百姓当作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群体。不管“纸片”井盖有无安全隐患,都希望当地政府方面能“吃一堑,长一智”,切莫偏信于科技而放松了对百姓安全的考虑,“好心办坏事”,否则只会让续集不断的补救措施冲击百姓“受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