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感悟过哼哈二将,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尊我们最为熟悉的形象——弥勒菩萨。在中国,人们常将其称为弥勒佛,或更亲切地称为“大肚弥勒佛”。弥勒菩萨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一尊佛,常怀慈悲之心。 《 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弥勒,原为梵文的音译,是“慈氏”的意思。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名为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生活在同一时代。后来他随释迦牟尼出家,成为佛弟子。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菩萨为未来之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者。
按照佛教中的描述,弥勒菩萨应为身着菩萨装、头戴天冠的形象。但在众多佛殿中,我们常见的却是袒露肚皮、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这位大肚弥勒,来源于何处呢?佛殿中的大肚弥勒,源自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五代时,明州( 宁波) 奉化( 一说为长汀) 出现一位身体宽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的和尚。他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遇到孩子或穷苦之人,便从布袋中拿出玩具或米粮用具送与他们,似乎布袋里能容万物,变化无穷。假如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对方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时,他便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此时,如果那人还是不能理会他的意思,他就会捧腹大笑。正因如此,世人称他为“布袋和尚”。
后梁贞明二年(916 年),布袋和尚圆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北宋元符元年(1098 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 岳林寺住持募建楼阁时,将弥勒菩萨像塑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寺院中才开始供奉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弥勒菩萨。之后,布袋和尚深受明代朱元璋推崇,貌似布袋和尚的弥勒菩萨更加深入人心,成为肚皮袒露,开口大笑的“笑佛”。关于这位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副寓意深远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中国独特的大肚弥勒菩萨代表宽容、快乐,以及已经被我们遗忘了的人生智慧,等待我们去思考、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