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育部规划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学生将可考研
时间:2014-06-25 12:19: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董洪亮 

  本报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董洪亮)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规划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2250万人、1390万人;2020年将分别达到2350万人、1480万人。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达到20%,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根据六部门规划,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根据规划,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规划还提出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如: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等。

  规划也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做了政策延伸的创新部署。如针对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问题,提出“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针对我国城镇化加速的国情,提出“重点加强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社会观念的制约,提出“规范清理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

  规划还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