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国家给这一城市“顽疾”对症下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和热切期待。
《意见》明确指出,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生命线”字字千钧,用在此处并不为过。近年来,一些城市不时出现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凸显了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设备老化、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例如,去年发生在青岛市的“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直接原因就在于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查的教训相当惨痛: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5亿元。
守护好城市“生命线”,关键是要全面加强建设和管理。一要建好。把地下管线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有备方能无患。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错误观念。二要打通。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些地下管线之所以经常“隐隐作痛”,就在于有些部门之间互不通气,建设、维护、抢险等机制没有切实打通理顺。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管理,制定并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管线工程建设。各相关部门也应通力合作,避免反复开挖施工,虚耗有限的公共财力。
对于远离人们视线的地下管线而言,“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如果相关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落实一系列要求,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悲剧,让“生命线”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