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首家外迁央企落户邯郸 百名员工自愿前往
时间:2014-05-16 13:03:26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王萍 

  记者昨天从丰台区政府获悉,本市首个整体搬迁央企制造业项目——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的新生产线已经落成并进入调试阶段。

  百名员工自愿到河北工作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产品覆盖注射/透析、药用口服、食用等三个高级别的碳酸氢钠。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二氧化碳及碳酸钠。经过调研考察,最终将搬迁地定位河北邯郸武安工业区。“企业可利用新兴际华集团在当地的另一下属企业‘新兴铸管’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生产原料,利用工业园区产生的蒸汽为能源,同时附近有中国纯碱的集散地,可以降低纯碱原料采购成本。” 凌云公司副董事长陈宏志说。

  由于公司职工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愿意离开北京到河北,而技术骨干又不能靠临时招聘。经过多次研究,企业出台了绩效收入的鼓励政策,最终134名职工中有约100人自愿到河北工作。陈宏志说,作为派遣的员工,劳动合同将留在北京,退休后,社保关系依然在京;同时保持四班三运转,每个星期都有一批人在北京休息。确实不能到河北的原有职工,公司也会安排到应急救援产业园工作。

  每年吸收河北碳排放1.6万吨

  一个月以来,该公司整体搬迁是否会“输出污染”引发了各界关注。丰台区经信委主任吴神赋说,邯郸市武安地区是钢铁冶金行业的聚集地,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凌云公司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不仅不排放二氧化碳,每年还可以吸收河北当地碳排放1.6万吨。

  据丰台区环保局介绍,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使用的是锅炉循环水,无工业废水排放,在以往监测中,大气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无超标和处罚现象。对京津冀一体化大框架来说,北京、河北排放污染物总量都在此次外迁过程中实现了减排,而非污染转移。

  从节能环保角度看,通过新企业的升级和老厂区的转型,项目完成后,可以减少京冀两地共同煤炭消耗5.29万吨,减少率100%;利用新兴铸管余热、余气,使耗电量由1920万度减少到840万度,减少率56.3%;回收蒸汽冷凝水,使用水量由72万吨减少到13.2万吨,减少率81.7%。

  腾退土地将建应急救援产业园

  据介绍,凌云公司腾退出的土地将用于建设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打造中国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基地。一期利用582亩地建设“安全应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二期利用1000亩山地建设“应急体验培训教育基地”。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体验培训教育基地将定位于专业演练培训、市民体验教育,包括应急技术救援实战演练培训基地、国家灾害主题公园、应急救援博物馆、新型应急救援装备试验场、中国应急救援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应急救援战略储备中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