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成立半年多来,又有20多个省区市把申报新试点列为今年政府工作重点,“无论如何也要搭上新一趟‘班车’”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在自贸园区的申报工作中,有的地方打“差异牌”,有的地方打“区域牌”,还有的地方提出“要政策”。这不仅反映出对自贸区的误解,也容易把自贸区建设带入一哄而上的误区。
上海自贸区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中国”来冠名,显示这是一项具有全国视野、面向改革全局的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在于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效应;以“自由贸易”为核心,则表明其主要任务是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国际水准;以“试验”作限定,目的更在于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金融领域,要实现改革创新与管控风险的平衡,需要地方政府承担很大责任,不可能让各地都去“探雷”,须取得局部成功后再向全国推广,努力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带来尽可能多的“改革红利”。从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中可以看到,上海自贸区鲜有税收优惠等政策,“负面清单制度”、“工商一口办理”、“过程监管”等得力举措,都是侧重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海市有关领导也表示,自贸区建设力争1年左右试出首批改革成果,3年左右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这项任务相当艰巨而繁重。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的核心任务,这可谓“改革高地”而非“政策高地”,凭的是“改革红利”而非“政策红利”。那种以为有了自贸区就可以“拼政绩、要政策”的想法,显然是“搭错了车”。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习惯了以优惠政策、特殊政策为导向进行园区建设,为了抢投资、拉项目、圈资源而不惜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破坏持久发展能力,效果只能是越来越差,这种搞法因而也走到了尽头。据一位专家介绍,自贸区甫一出台就接受了不少咨询,他得反复解释自贸区不是零关税区,没有免税店,区内企业没有土地、税收优惠,不是过去那种“跑马圈地”、搞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工业园区。可见,对自贸区的种种误解,也反映出一些地方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迫切需要用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的旧习惯、老框框,把力量最大限度地引导并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
由于区域发展水平、要素禀赋不同,自贸区建设决不能违背经济规律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须科学规划、谨慎布局。各地应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最需要改革创新的领域入手,先找好“支点”再提出“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项改革的试验场并连接成片,为改革发展赢得“积小胜为大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