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汉江武汉段水质超标,白鹤嘴水厂、东西湖区余氏墩水厂检测到出厂水质氨氮超标并停产。当晚市应急办发布水务集团消息称,受污染的自来水未进入管网,且汉江下游各厂水质已受到严密监控,确保未达标自来水不出厂,市民可以放心饮用。
应急消息昨晚9时左右发出,就在收到这消息前,极短的一段时间内,有关水污染的传闻流传开,庆幸的是又很快被证伪。起初收到片段消息的一些市民可能还忧心忡忡,经此解释而马上释怀,惶恐的气氛瞬间即散。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可能有人体会到一种暴雨骤歇的感觉。
兰州水污染事件刚刚过去,兰州市民抢水的场景历历在目,时间间隔不久,应该说饮水安全问题并没有脱敏,很多人甚至还有心理阴影。更往前看,像水污染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一再发生,且经常随之出现抢购、传谣运动,滞后的政府应急却一再表现为疲于扑火,不仅化解危机不力,且导致公信力扣分,公众安全感下降。如果这类事件一再发生,几乎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哪怕只是有谣言出来,都可能要酝酿出暴风骤雨的气氛。
在这个背景下看汉江水质超标,既让人感到后怕,也更让人宽慰,政府的应急处理和信息发布表现妥当,可以说成功预防了兰州事件重演,及时化解了一场可能面临的公共危机。甚至可以想象,没有应急信息的发布,或者发布过迟,哪怕水质得到严格控制,市民也未必放心饮用,而且对政府难免产生怀疑。
这一事实可以说明,对未知风险进行预防,应急手段第一时间启动,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做到零事故、零恐慌,我们的政府是做得到这些的,能力不是问题,关键是责任是否到位,是把市民身心安危放第一位,还是把“少添乱”以及方便化解责任看得过重。当然,比起事后救火,以及百般解释,及时采取措施并公布信息就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这也证明了,正视一切可能的危险,不瞒着掖着,不但不会引来麻烦,而且会是一次加分。在这个过程中,武汉市民对政府的表现看在眼里,相信会给予好评。
曾经一些时候,政府闭锁信息,关门应急,像是单打独斗,往往却是把自己弄被动了,最后不得不在事后加倍应急、加倍发布消息来收拾残局,得不偿失。这难道不是政府不相信公众的结果吗?及时应急与信息公开,就是要相信公众是足够理性的,人们在政府的透明表现中自然会做出理性的反应,会最大程度地配合甚至谅解,而这是最大的社会稳定。
我们看到及时与公开的积极效果,并相信这是政府自然、正常的表现,并期待每一次危机可能发生之时,政府都能做到这一步,做到常态化。这当然就是一次次的持续加分,人们对政府的印象就在不断改善中,政府、公众之间逐渐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对政府来说是信任的累积与形象的提升,对公众来说是理性的锤炼与激励,实际上政府与公众之间在培养互动与互信的习惯,对社会治理与稳定的好处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