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9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5月和6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与济源、新乡两市签订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城乡就业均等化、培训社会化、社保一体化、服务信息化(简称“新四化”)等,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在此之前,济源市已经在这些方面作出探索。“新四化”或为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石。
“新四化”
6月30日是星期三,一个正常的工作日。下午上班时间,济源市玉泉劳动保障所例行办理了两个村民养老金手续:城关乡北水屯村的李月娥、玉泉办事处苗店村的李秀兰。
生于1950年7月15日的李月娥在半个月后就将达到60周岁,李秀兰和她同年,生日是2月15日,已经到了60周岁。
按照新农保规定,只要缴纳15年的养老金,她们就可以在年满60周岁后,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养老金。
在农田里耕作了几十年的李月娥对于城市还有些陌生,前来替她办理养老金手续的是她女儿。工作人员核实了李秀兰的照片和身份证后,很快就办理了相关手续。
从8月份开始,李月娥每月可以领到由政府发放的至少70元的养老金;李秀兰在办理了相关手续之后就可以领取。等到她们过了70岁之后,因对高龄人的特别补贴政策,她们的养老金会有增加。
农村的养老金政策或可改变农民几千年来的“养子防老”观念,他们将像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一样,当随着年龄增加而渐渐失去劳动能力时,政府为之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
农村居民达48万人的济源市,60周岁以上的居民无一遗漏地在享受这项社会保障,目前有6万多人每月领取养老金。
实际上,社会保障覆盖农村,仅仅是正在实施的城乡统筹计划的一部分。
今年5月和6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同济源市、新乡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筹改革试验区合作框架协议”,两份协议所涉及的合作项目及实现目标是:共同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均等化;共同构建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升体系,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共同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共同构建统筹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基层服务工作体系,实现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人群、业务工作和基层站点的完全信息化。这些举措可简单称之为:就业均等化、培训社会化、社保一体化、服务信息化。
通常的印象是,“新四化”前面的主语为城市居民;而现在,主语有了变化,成为城乡居民。“这就是合作协议的核心所在。”6月30日,济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位负责人说,“新四化”涉及许多突破性措施,将城乡统筹发展的构想变为现实。
创业希望
保障更多人就业是城市的基本政策,农村人如何就业也不可忽视,如何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业与创业密不可分,创业培训SYB为之带来希望
在济源市创业培训SYB中心,3个年轻学员胸有成竹地设计他们的未来。
22岁的王辛龙,第一学历为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经过SYB培训后,对企业有一定了解,他是该培训中心第二批学员。他的创业项目为节能拖把,6月21日,他已经申请5万元贷款。
与他同岁的樊芳,通过后,信心和技能大增,正在和一个生态产品厂家联系,准备成为其代理商。
张喜平,20岁。他在大学的专业是电器自动化,SYB培训让他有了新观念,他的创业计划是做好一个咨询服务公司。
“创业培训传授两个方面知识: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培养创业理念,并提供项目库,给学员提供创业项目选择。”培训中心主任赵晓说,创业培训并不是仅在教室里传教,有时是在市场环境里实地授学。近期,赵晓带着部分学员去了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丝绸市场、温州小商品城考察学习,让这些学员受益匪浅。
通过创业培训而创业成功者不乏其人。翟若蕾曾参加了2007年夏天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培训。之后,她筹办了一个铸件厂,生产采矿用的防爆产品。她的厂子坐落在一个村庄的小院里,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厂子在去年上半年重新崛起。翟若蕾说,她现在的成功与创业培训分不开,流动资金预算、控制生产成本、市场调查,如此等等,这些基本技能和意识都是在培训班里学到的。
创业培训中心只是济源众多培训创业的一个缩影。
济源市共有16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都定期举行培训,这些分布在乡村的培训班,为解决更多的人创业提供了方便。
思礼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培训教室设在四楼,配置50台电脑。据所长刘科介绍,这里培训对象主要是三类人:大学生、下岗失业工人、农村劳动者。培训老师来自市就业服务局,场地由乡镇政府免费提供。
资金支持则为农村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已经承包了60多亩的杨豆豆是玉泉办事处南水屯居委会的种植状元。南水屯居委会在改名之前叫南水屯村,杨豆豆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她通过大棚种植各种蔬菜,成为致富能手。种植蔬菜的大棚一个需要投资数万元,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杨豆豆通过玉泉劳动保障事务所获得10万小额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
据玉泉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刘冬梅介绍,该所今年发放小额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仅四五月份就发放300多万元,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业还带动就业,无论是杨豆豆还是翟若蕾,她们都雇用了当地的村民,解决了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培训、创业、小额贷款、就业,等等,这些类似一揽子计划的措施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7月1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说。
机构先行
细观合作框架协议可以发现,构建市、乡、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是“新四化”的重要保障。
以济源市为例,2008年5月份,16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全部建成,触角延伸到所有乡镇。即使是在远离市区的邵原镇,村民们也享受着和都市居民一样的便捷。
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担负多个功能:所辖地方的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新农保业务经办、城乡居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16个基层所均加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牌子)、劳动力供求情况调查等。
2009年,济源市16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累计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2500余人次、创业培训2800余人次,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20万元。特别是在2010年1月份“新农保”大会战中,全市在1个月时间内就组织完成30.4万人的参保工作,并确保6.4万余名60周岁以上老人能按时享受养老金。“这与我市不断强化基层所办公硬件建设、基层队伍建设密不可分。”济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姚安平说。
自2005年济源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济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逐年缩小,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2∶1,到了2008年,收入比缩小至2.24∶1。
济源市委书记段喜中表示,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济源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四个加快”(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加快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侧重、公共财政加快向农村倾斜)。
这些,都让共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