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所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共性部分。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向社会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既是国家整体改革进程的一部分,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基础性规划。本次《规划》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
建设新型城镇化,要避免走一些城市发展中曾出现的“睡城”或“鬼城”的弯路。有些地方城市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建设用地的使用粗放低效,忽视了当地产业结构、市场容量和人口购买力等因素。于是,这些地方白天高楼林立、繁华喧闹;当夜晚来临,除了路灯闪烁,每幢大楼只零星地点缀几点灯光,黑暗如“鬼城”一般。这种“摊大饼”式的扩张既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也不能真正吸引农民进城就业。而《规划》对“土地城镇化”、“城市病”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总结,则为今后发展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
建设新型城镇化,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这是我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属性。以前农民想要进城,困难重重,归根结底是长久以来城乡利益分配失衡造成的。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很多80后90后的“农二代”从小就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是由于各种限制,始终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权利,只能被迫“漂”着,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而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将使农业人口真正地融入到城市中来。
建设新型城镇化,更要留住乡愁。现在部分地区存在规划不合理、“千城一面”的现象,比如很多城市流行建设高楼大厦,不管是否合适,就把古城推倒重来,小桥流水拆掉填平,一窝蜂地一律建水泥方块楼……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民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规划》表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才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只有保持住地域特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人们才会更愿意聚集到城市中来。
让人们在城市里住有所居、病有所医、技有所用、老有所养和情有所寄,国人的“城镇梦”已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