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居民养老金,何时能涨涨(民生视线)
时间:2014-03-14 12:44:1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白天亮 

  新农保、城居保并轨,引起人们对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更多关注。不少人发现,虽然冠以“养老保险”四字,但很难靠这份保险来养老。

  到2013年底,新农保、城居保覆盖人数达到4.98 亿人,其中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城乡老年居民1.38亿,这些老人的月人均养老金仅为81元,全年不到1000元。

  同期,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约200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2200多元;扶贫标准为人均纯收入2300元。

  居民养老待遇标准会不会涨?数亿人在期盼。

    ■81元,居民养老金被指如同“零花钱”

  “新农保养老金,有比没有强。”安徽籍农民工李虹说。她的公婆均已年过60,如今每月总共可以领到100多元的养老金。老两口种着不到3亩地,现金收入很少。子女都在外地打工,有了新农保养老金,每月按时领取,手上多了点活钱。“以前一分钱也没有,现在有一点是一点,家里的老人还是挺高兴的。”

  但是,指望这100多元钱养老,李虹认为不可能,“人老了,每天都要吃好几种药,光药费1个月就要花100多元。电费水费也要交,电话不可能不打,一个星期总得让老人吃顿肉,青菜豆腐偶尔也要花钱买,还有村里亲戚邻居办喜事随礼,一个月再怎么省也要五六百元支出。新农保养老金也就是点零花钱,还是得靠我们几个孩子年底往家拿钱。”

  2013年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896元,按目前每月81元、每年972元的养老金计算,养老金替代率不到12%,与国际上公认比较合理的50%—60%替代率相差甚远。当然,农民还有土地保障,但其前提要求年迈的老人继续田间劳作以获得大部分生活来源。

  与老年人相比,在外打工的中青年农民对新农保有更多纠结。

  “不参保的话,怕老了以后一点收入也没有。”甘肃天水农民王春兰在北京做育儿嫂。没有固定的单位,她不太可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所以,从新农保试点开始,她就让老家的丈夫为自己办了参保。

  “虽然已经参保了,可算算账,将来真不能靠这点养老金生活。”王春兰今年48岁,3年前参保,按每年最低档100元缴费,到60岁时将缴满15年。最近新农保城居保并轨,政府倡议多缴多得,王春兰的雇主建议她也提高缴费档次。

  多缴一些,能多得多少?新农保的宣传小册子给农民举了一个例子。新农保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基础养老金,目前中央确定的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若个人缴费选择每年300元档次,政府每年补贴50元,缴费30年,平均年利率为3%,到60周岁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16651元,除以139,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120元。两项相加为175元。按现行方案,王春兰即使也按300元档缴费,到60岁也只能缴15年,届时养老金水平还达不到175元。

  王春兰近两年收入增长不慢,每月能挣5500元。她已在西安买了套80平方米的住房,准备将来到那里养老。她表示,就算再多交一些保费,每月200元左右的养老金,感觉还是太低了。

  新农保近两年推进速度不慢,但35岁以下符合条件的人群参保比例不高。据分析,这与新农保待遇水平偏低有关,年轻的农民工多在观望中。

  ■居民养老金仍定性为补充性养老收入

  如何看待当前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

  “不能简单地说太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保司刘从龙副司长说。不论是每月81元的养老金还是55元的基础养老金,单纯看的确不高。但要考虑到,新农保2009年才开始试点,城居保2011年试点,两项制度到2012年才在全国推开。给予农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55元基础养老金,虽然是低水平起步,但实现的是从无到有的跨越。对农村老人来讲,原本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现在每月多了55元现金收入,改善生活的作用也不可小瞧,这在边远地区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

  人社部负责人也多次强调,当前,对于农村居民来讲,主要还是靠土地、家庭养老,新农保基本定性为补充性的养老收入。在土地、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政府再逐步建立、完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许多人拿居民养老待遇和职工养老待遇做比较,前者不到后者的1/10。对此,刘从龙认为,二者不宜放在一起比较,更不太可能拉平。

  55元对已满60岁的农村老人是不需缴费就可直接按月领取的待遇。社会保险不同于济贫扶困的社会救助制度,实行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于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时间很短,多数正在领取待遇的人没有个人账户积累。到去年底,88%新农保待遇的领取者根本没有个人账户,主要由财政补贴。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已实施多年,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的数额要高出很多。

  不少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也明白这一点。家在山西的老郝在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近20年,新农保和职工保险都参加了。他说,新农保一年才交两三百元。在企业里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单位每月要给他交500多元,自己工资再扣近200多元,一年算下来8000多元。“交的钱差别这么大,退休后待遇差别肯定也大。”对他而言,新农保没太大意义,但因为担心做不到连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满15年,他还是继续缴纳新农保,算是有个“保底”的。

  新农保、城居保待遇还常常被拿来与最低生活保障、扶贫标准比较。刘从龙介绍说,新农保、城居保是普惠的,不论家庭状况如何,满60岁都有基础养老金。低保、扶贫等制度,针对的则是特定对象,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因此也不宜简单地拿来参照。

  ■调整基础养老金应提上日程

  “55元好几年了,怎么就不涨涨?”李虹反复解释,不是说新农保不好,而是觉得待遇该涨了。这也是参保者的普遍想法。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十连涨”,新农保、城居保的基础养老金为什么近5年来一分钱也没见上调?有的参保者提出,企业退休职工也不再缴费,但养老金年年都在涨。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从绝对额上不好和企业养老金进行比较,但调整频率不应该差得这么多,否则感觉不公平。

  物价年年涨,居民养老金原地踏步,等同于“缩水”,参保者满意度降低甚至变得不满意很正常——许多参保者拿物价涨幅做比较。新农保2009年10月开始试点。看统计数据,2010年CPI同比增长3.3%,2011年增长5.4%,2012年增长2.6%,2013年增长2.6%,虽然近两年涨幅温和,但毕竟年年都在涨。在京务工的四川籍农民徐大姐说,方便面是她家经常消费的食品,买的最多的某台湾品牌5盒装方便面,记得2009年左右不到10元,现在涨到12.5元。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禇福灵表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价的上涨,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障待遇,都应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经济发展了,国家财力更雄厚,应当调整基础养老金待遇,这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方面。物价持续上涨,也要调整养老金待遇,这样才能保证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也提高制度的吸引力。”

  据了解,到2011年底,我国已全面建立起“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等多项指标,结合物价增长状况,近年来每年都在调整。但是,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基础养老金没有变过。

  对此,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解释说,新农保2009年开始试点,2010年开始扩大试点,2012年才全面铺开。试点期间,搞了试点的地方农村老人有养老金,没搞试点的地方农村老人仍是一分钱也没有,所以在这个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制度覆盖全国的问题,而不是立刻提高待遇水平。他表示,目前新农保、城居保已覆盖全国并且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适时适度提高待遇水平有必要提到日程上来。

  不过,提高待遇并非发一份通知那么简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55元的标准下,目前财政对新农保、城居保待遇的补贴额度一年已超过1200亿元。按照规定,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哪怕仅仅提高10元钱,每年财政也要多支付十多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