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成都商报 3月9日)
虽然在我们看来,王委员的这一建议让人莫名惊诧,但她却有充足的理由,比如说,如果农村孩子由于上大学回不到家乡,中国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就失去了载体;农村学生上大学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甚至导致一些家庭因此陷入贫穷;在就业压力大、城市生存成本高的前提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会很艰辛,还不如读个中专之类的回到农村更幸福,等等。
笔者认为,王平委员的最大的理由就是农村需要人种地,换句话说就是农村孩子就只能留在农村。这体现的不仅是其对农村人的歧视,更折射了其作为一个城市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倘若只是一般的城市人,如此说至多也就是没有素质的表现罢了,但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这样说就未免显得有些不知轻重,不知所谓了。
人生在世,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而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同样改变的也是他们的生活。因为相对于通过劳作来改变生活,无疑读书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份工作更加便捷有效。这些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城市生存,即便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贡献,但从更大的层面上说,何尝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呢?
笔者认为,农村孩子不去上大学才是一个更大的悲剧,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知识没有技能从事的大多都是工资低、时间长、替代率高的“体力活”,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