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广东省乡村文明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满意度电话抽查中,烟台市芝罘区在参与抽查的全省17个市、133个县市区中荣获第一。作为烟台市的中心城区,芝罘区在2009年的城镇化率就达到了100%。在100%的光环下,昔日的“农村”怎么样了?此次抽查结果可见一斑。而在这背后,其实是芝罘区“再城镇化”过程的一个体现。
◆现象 区环卫处要管每一个“村”
2月11日早上5点30分,芝罘区环卫处清运队队长赵官忠带领清运车辆和工作人员,准时来到位于芝罘岛上的大疃社区,他们将把这里的生活垃圾清理收集之后,统一送到娄子山转运站。
大疃社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400人,于2008年纳入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清运之后,区里集中为社区配备了660升垃圾箱58个,设16个垃圾投放点,环卫处负责垃圾箱定期清洗消毒和采用垃圾压缩车统一清运工作。
“提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大家经常提起的是‘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与此相比,芝罘区则将辖内社区都纳入环卫处的职责范围之内,实质上是将大疃这样的城郊社区逐步纳入城市管理。”区环卫处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在芝罘区的行政管理中,“城郊社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分类。所谓城郊社区,指的是芝罘城市建成区外的原67个行政村,这67个行政村后来逐渐更名为“居民区或社区”,成立了相应的居委会。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芝罘区已不存在“行政村”,只是居民从感情上仍习惯称之为“村”,大疃社区即是其中之一。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进程中,截至去年7月底,芝罘区67个城郊社居已全部纳入一体化清运,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居委会统一清扫保洁、环卫处统一清运的新格局。
◆分析 城镇化率100%并非终点
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领先反映出了芝罘区高程度的城镇化。根据芝罘区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该区在2009年的城镇化率就已达到100%。“关于城镇化率的统计,有许多不同的口径,比如不同类的人口占比、就业状况统计以及居住情况等等,《区划和城乡代码》也是其中的重要依据。区民政部门公布的全区城乡代码中,已经没有乡村这一类别,因此,可以说芝罘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100%。”该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虽然城镇化率达到了100%,但芝罘区在各种场合仍重点提及“城镇、城市”的概念。2014年的区政府报告中就写明,“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着力在旧城旧居改造、南北新城建设和城市管理上突破。”
“作为烟台市的中心城区,芝罘区在城镇化方面优势明显。城镇化率100%更多的是行政管理上的一种标志性意义,区里持续重视城区建设,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新进入城镇范围内的社区更好更多地享受城镇化的结果,这可以看作是‘再城镇化’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叫‘城市化’也能理解。”芝罘区住建局局长赵明阳认为。
与此相对应,芝罘区所开展的“村改居”工作也能体现出“再城镇化”的内涵。芝罘区于2000年撤镇设街,2001年实行“村改居”。“虽然区里的行政村都逐渐改为了居委会,但名称变更背后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因此深化改革十分必要。”芝罘区新居办主任郭广锋说。
“七变一不变”是芝罘区深化“村改居”工作的主要政策。该区对涉及城郊居民区的户籍管理、土地注册、劳动就业、低保优待、人口计生、城市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七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理顺和调整,“一不变”则是对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不变,待时机成熟后与实行的城市居民医保接轨。
以黄务街道富甲社区为例,该社区是由原来的傅家居委会改制后成立。2001年时“村改居”就已启动。在深化工作中,傅家于2009年9月顺利完成了居民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立了烟台富甲置业有限公司,居民变成了“股民”。同时,原傅家居委在土地摘牌后,用土地补偿款给全居35周岁以上的居民购买了劳动保险,解决了失地居民的后顾之忧,彻底完成“由村到居”的转变。
◆核心 农民变市民,关键看待遇
芝罘区新居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区已有41个居民区完成深化“村改居”工作,28个社区已获政府批复,近5万居民由农民变市民。
“所谓‘农民’变‘市民’,关键要看其享没享受到‘市民’待遇。其中,保险方面的转换是重点。”郭广锋说。据了解,伴随着“村改居”工作的深化,2013年芝罘区共有2770名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这些居民也从社会保障意义上正式变成了“市民”。
“我们在深化‘村改居’工作中,主要负责城镇职工保险、居民保险和新农保‘三保互转’制度衔接,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同时将尚未参保适龄居民和失地农民及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保障制度一体化。”芝罘区人社局负责人说。
根据这位负责人的介绍,该区“村改居”过程中,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此前都保持不变。不过,今年国家和省相继出台政策要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医保并轨,“芝罘区会根据省市政策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办法,但两者相统一是肯定的。”
此外,为了保障这些“新市民”的就业,芝罘区依托市、区、街、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城郊居民不出社区提供免费查询全市内的就业岗位和推进就业岗位,开展城郊居民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培训40期,共计培训2592人。
◆前景 创建城乡文明一体化
在城镇化率达到100%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应该如何开展?这成为摆在芝罘区面前的又一问题。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弘扬传统美德、倡树文明新风的“灵魂”工程和民心工程。芝罘区以推行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将所有社区和居民区纳入考核范围,同步推进,以长效促文明程度整体提升,缩小城乡居民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差距。”芝罘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夏旻昱说。
截至目前,芝罘区在67个城郊居民区全部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建榜率达到100%。同时,利用道德讲堂、道德长廊、宣传栏、公开信等,让广大居民群众始终置身“四德”工程建设氛围之中。“四德”工程建设开展至今,先后有110多人获得各类道德模范称号。同时为加强居民交流,增进居民邻里关系,芝罘区去年共在城郊居民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多场次,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明显增进。
此外,芝罘区积极推进文化设施资源向基层、向城郊居民区倾斜,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3年,投入100万元设立民间文艺团体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搭建文化惠民的“草根舞台”。
◆书记点评 改革发展成果要惠及全区群众 烟台市芝罘区区委书记 高庆波
在全省乡村文明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芝罘区在133个县市区中位居榜首不是偶然的。区里始终把旧城旧居改造牢牢抓在手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建设。2009年以来,先后启动51个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开工建设安置房1200万平方米,广大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在持续加大改造力度的同时,芝罘区紧紧依托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对城市社区和城郊居民区采用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道路保洁市场化、城市管理标准化,有效确保了居民区环境更加整洁靓丽。按照“全方位、高标准、全覆盖”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打破城乡民生保障格局,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低保待遇的统一,将被征地居民、未参保居民全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将城郊居民全部纳入城市低保体系,惠及群众16万人,全面提高了城郊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