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十二五”前三年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500万套,其中,基本建成1500万套。从现在的进展情况看,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完成开工3600万套的任务是比较有希望的。
对于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达15%的目标,冯俊表示,住房保障的覆盖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保障房建设的数量,二是城镇人口增加的数量。从现在的情况看,城镇人口增加的速度要大于预期。住房保障覆盖率是以享受了保障性住房和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住房条件的家庭户数作为分子,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数作为分母。由于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家庭户数仍未公布,从2012年数据来看,到2012年底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是12.5%。
对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表示,“十二五”保障性住房无论从目标还是覆盖率都有望完成任务。但是,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这么多保障房?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一面是低收入群体面对高企的房价“望房兴叹”,一面却是本该畅销的保障房面临“愁嫁”。
此前有媒体爆出,多省市审计报告显示,已建好的保障房空置率极高。其中,海南省近万套空置,广东1.15万套空置,山东省1.29万套空置,云南省则多达2.3万套空置。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表示,在保障房配套较差、空置率高企的现状下,保障房建设并不是越多越好,真正实现安居梦需要通盘考量。
赵路兴表示,未来应改变保障房考核机制,保障房任务目标不应该定量,而应定质。例如北上广深、东部沿海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应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指标,而西部部分地区,一方面商品房本就价格低廉,低收入人群较能承受;另一方面,人口流失严重,可以根据情况以补贴形式对低收入人群保障,这样可以节省财政资金,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