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两会纷纷闭幕,截至目前,全国有28个省份公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降速成为主基调。相比2013年,有21个省份下调了GDP增速目标,6个省份保持不变,广东省调高了0.5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这是地方权衡经济发展与要素资源制约之后做出的主动调控,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了必要空间。更重要的是,此举与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密切相关。
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地方官员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给地方统筹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
降增速,与中央总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一致
纵观这28个明确了增速目标的省份,相比2013年的增速目标,大部分是微降。北京、福建、辽宁、山东下调0.5个百分点,甘肃、广西、河北等9个省份下调1个百分点;内蒙古、吉林下调幅度较大,前者从12%下调到9%,后者从12%下调到8%。
“这是一个换挡的速度,也是预期性、有弹性的速度。”民盟吉林省经济委员会委员王连忠认为,受国际国内大的经济环境影响,2013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8.3%,2014年吉林省经济增长目标是立足现实,并与中央总的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这一点也是很多省份的共同思路。
相比其他省份要么下调、要么持平,广东省的增速目标似乎有些“另类”。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预期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8.5%。这一目标比2013年的目标调高了0.5个百分点,也是广东省自2012年和2013年两次下调以来首次调高GDP增长目标。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丁力认为,广东省去年增长目标是8.0%,但是,去年广东省经济实际增速为8.5%。今年的目标定在8.5%,是因为整个经济是持续向好的,把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定在去年的实际增长速度上,是比较积极的也是比较稳妥的。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表示,目前国际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广东适当调高经济发展速度是有底气的。投资方面,去年广东关于粤东西北地区振兴的决定出来之后,粤东西北发展的投资拉动效果明显。
过去一味关注高增速,带来不少副作用
过去几年,各地铆足劲儿谋发展,增长目标动辄百分之十几,在此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增加投资、产能低层次扩张以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带来不少副作用。
王连忠说,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外源型增长模式,虽然带来产值的持续稳定增长,但也显现出环境污染等明显的副作用。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日益凸显,吉林省开始由外源型增长转向内生型增长,在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降速正是思路转变的体现。
四川也是这么想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作为西部龙头省份的四川,经济发展不断加快,GDP总量从1991年突破1000亿元到2003年突破5000亿元用了12年,而到2007年突破1万亿元仅用4年,特别是到2011年“翻番”、迈上2万亿元大关也仅用4年。
“这种‘奔跑’之速可以说快到了惊人的地步,实属稀有。虽然有2008年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中高强度巨额投资拉动的特殊原因,但这种超高速增长无论如何也该歇歇。”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说,“适度的增速、高质量的增长才能真正可持续。”
王连忠认为,2014年吉林省依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适度下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并且对一系列关系民生的经济数据提出具体目标。这也体现了吉林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导向,体现民生优先的理念,体现打基础、利长远的要求。
把发展的导向转到效益和质量上来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发展已全面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破除GDP崇拜之后,各地把发展的导向纷纷转到效益和质量上来,是明智之举。
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万亿元以上,增长15%左右,稳定总量,做实规模,挤出水分。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开准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更多领域。力争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达到70%。
四川省省长魏宏也表示,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热情,探索建立民间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缩小审批和核准范围,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各方投资者积极投资,鼓励在外川商和农民工回川投资创业。
广东提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培育养老服务、社区金融、医疗保健、家庭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性消费。创新信息服务产品和模式,加快4G网络建设和市场拓展,推进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扩大信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