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华:这部分我先发言,我认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取消,城市绿化覆盖率(%)取消。建议增加4个指标:生态红线范围与保护、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程度、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生态补偿。
李津逵:我觉得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这条要。
李迪华:你觉得这条是高好,还是低好?
李津逵:低好啊!
张幼云:我也认为这条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转变发展观念和模式,不能搞美国式的发展模式,我们一定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在什么都是越建越大!
李迪华:现在是房子越造越大,绿地越建越宽,公园越建越大,水面越建越大。必须要改变了!我刚刚去的这个县城,原来的老城区非常紧凑,现在要申报园林城市,为了达到35%的绿化率,就在城镇、乡镇周围建设巨大无比的公园。
李津逵:是的,我们需要紧凑型的城市。
李兵弟:过去搞园林城市主要是为了改变城市的面貌,这些年来,城市普遍有了大的发展,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所以,在指标上应该调整。
蔡义鸿: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程度,一个免费,其余99个都不免费,怎么办?
李迪华:这主要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公平问题,各个地方将一片实在不怎么样的小林子围起来,虚拟几个故事,也要收20块钱、30块钱的门票。
张幼云:生态补偿现在国内的情况怎样?
李迪华:这体现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投入情况。已经执行了很久,但中央政府下拨的钱被地方政府截留很厉害,真正到农民手上的仍然不足。
李津逵:所以,生态补偿这方面,各地政府都做了,但是投入完全不一样,做的程度也完全不一样。那么,问了等于没问。基本农田也是这样,如果不保护,就是触犯法律了。
蔡义鸿:这样的话,就保留生态红线范围与保护这一条。
李兵弟:绿色城市化这部分,我们是不是应该加上绿色建筑这条呢?
张幼云:这条我觉得很重要,现在很多建筑都是大玻璃窗,很耗能。另外,是不是应该叫新建绿色建筑,过去的老的建筑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过来的。现在,美国不少地方就在做旧建筑改造,使之变成节能环保。他们还开发这方面的岗位和培训这方面的评估师。
蔡义鸿:市民行为这部分呢?公共交通分担率,大家觉得怎么样?
张幼云:这条很重要,这是鼓励市民转变生活方式,更多地采用公共交通。这里主要是指公共交通在整个交通中所占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应该逐年增加才对。
李迪华:这样的话,我倒是建议增加自行车、步行出行率。
蔡义鸿:怎么算呢?
张幼云:可以通过抽样调查。
李迪华:这条是有引导意义的。
张幼云:我这次去丹麦很有感触,他们的自行车出行率很高,是真正的自行车王国,比荷兰还厉害。
李津逵:通勤时间一定要,说的是城市规划合理不合理,功能分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混合使用的。
李迪华:在深圳的富士康,厂房旁边就是工人的居住区。但到成都等地,工厂和居住区分离,成千上万的工人每天乘坐通勤车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