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1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时表示,学生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意见》提出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现实中,由于义务教育不均衡,各地教育部门没有少在就近免试入学方面做文章,包括限制学生跨区域择校、禁止学校举行入学测试、取消“占坑班”等,但各地择校热仍旧高烧不退。教育部明确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畴,这也是一些地方早已经实施的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家长都希望孩子进优质学校,所以填报优质学校的学生很多,对此教育部门通过电脑摇号进行分配,但真正留给摇号的机会并不多,如何做到所有学位都公开摇号分配,考验着教育部门的诚信。
教育部此次《意见》,有一处颇有“新意”,即减特长生的招生,把名额控制在5%。特长择校是择校中的一部分,不受学区限制。学校招收特长生的用意是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也办出学校的特色,但这已逐渐变异为“特长教育”——— 一些家长冲着能进入好学校去有意打造孩子的某方面特长,以及“特长交易”——— 特长生招生成为权钱交易运作择校的空间。限制招收特长生值得肯定,但若原有运作机制不变,特长生招生存在的问题依旧。从全世界范围看,每个国家都存在择校,就是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情况下,也有一些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确切地说,择校不是因为学校质量存在差异,而是选择学校的特色。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基础教育环境,学校的办学质量相当,但各自有办学特色,大多数受教育者会选择就近入学,而少数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则会择校。
中国的择校则主要是因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严重不均衡,可谓“质量择校”。治理“质量择校”,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增加教育投入,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异。如果90%的公办教育资源做到均衡,还会有多少人择校?但遗憾的是,各地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并不多,而是花更多精力在抓限制学生择校、禁止学校测试上,这是治理择校热逻辑的颠倒。
有效治理择校热,需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学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由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学区的教育发展战略,由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拨款预算,并监督政府部门拨款,是可行的思路,如此将彻底改变由政府主导教育拨款的模式。在政府主导的拨款模式下,由于政绩导向,存在锦标主义拨款思维,容易制造地区内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其次,应推进管办评分离,政府部门只负责投入和依法监管学校依法办学,不得干涉学校的办学事务。从办学性质来说,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公办学校,政府部门可以要求其招生范围,但也不宜干涉其招生过程和教育过程;而对于社会资本举办的民办学校,政府部门不能干涉学校招生。只有尊重自主办学权,才能让每所学校办出特色,而不是千校一面。
均衡不意味着学校没有特色,既推进均衡,又做到有特色,就需要实施以上两方面改革。概而言之,就是要求政府部门在履行投入责任的同时推进教育放权。需要提醒的是,发行政规章治理择校,对择校热实行行政治理,强化行政权力,正是过去多年治理择校热效果不大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