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缺水城市大造“水景” 为视觉效果盲目建设
时间:2014-01-15 20:49:32  来源:人民日报 

  宽阔大道、珍贵树木、大型广场;人工湖、人造景、大草坪……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发现,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战略,但为“视觉效果”而盲目建设、功利发展的问题很突出,集中表现为“广场热”“草坪热”“水景热”等,比如,不顾缺水的情况大建人造水景,热衷点亮工程、造大广场,形成不必要的浪费,也背离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

  缺水城市大造“水景”

  在西北地区某市,一位市民向记者反映,为了打造“山水田园都市”,当地利用有限的河流资源,大量建设沿河绿地、公园、健身广场等景观设施,特别是为了美化城市中心区环境,使用橡皮坝等人工建筑物将城区段的河流蓄水。

  “晚上配上夜景灯光,城区里的河流看上去水量充沛、流光溢彩,在河两岸散步确实很舒服,而如果走出城区,下游的河道只剩下‘涓涓细流’,河床大面积干涸。”这位市民说。

  除了滥截河流,还有地方不顾实际情况大建人工水景。在西北某些相对缺水的县区,人造水景被认为可以增添城市“亮丽色彩”而受到推崇。有的追求“长度”,建设水景长廊;有的追求“高度”,人工打造高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喷泉;至于普通的音乐喷泉广场,更是常见。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迪华副教授介绍,在北方缺水城市建人工湖,湖底一般都是防渗的,目的是保持正常水位、减少补水费用,但这样必然会破坏水文和生态。同时,城市人工湖把水资源截留在城中,加剧了河流断流,造成地下水补给更加困难。

  “广场热”也很普遍。在平原地区,一些地方在城市中心建设很大的城市主题广场,并配以代表城市标志或当地历史名人的大型雕塑,以及LED灯光设备;在山区,有些地方依山建造广场。

  “大广场等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极易滞留地面雨水,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水库功能难以发挥,使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或是加剧城市热辐射,使城市热岛效应放大。”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说。

    不切实际引进草坪树种

  草坪等也是一些城市打造景观的“重要道具”。

  “长春属森林草原地带,大草坪、大广场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负面效果。”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吴正方教授介绍说,在长春,6月前属于草坪的生长期,9月以后草坪枯萎,因此,草坪一年只有两个月供市民活动使用。长春春秋两季风多,大广场和草坪容易和主干路形成风筒,造成大风扬尘、垃圾漫天飞;夏季晴天多,阳光照射时间长、温度高,大广场和草坪不适宜市民乘凉。

  这样的情况在北方城市并不少见。前些年,辽宁某市曾大力推广草坪建设,引来市民质疑,市民认为“草坪既浪费水,还难乘凉,冬天风大,夏天很晒”。

  记者在东北多个城市采访时发现,除了大草坪之外,一些城市还喜欢引进梧桐、槐树这样“漂亮”的外来树种。但实际上,据吴正方介绍,在北方,梧桐在春天比本地树种发叶晚2周左右,而秋天又比当地树种提前2周左右落叶。“槐树则很难在寒冷地区越冬,冬天一冻,到春天很容易就死。”吴正方说。

  李迪华表示,“很多人都不假思索认为,城市中绿地越多越生态,这是错误的。绿地过多会造成土地浪费、市民生活不便,而且还需要大量建设、管理和维护成本,导致城市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错误和负担加重。”

  “目前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一种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观念与行为。”牛昉指出,这实质上是误读和曲解了生态城市理念,对生态城市内涵认识不清,是一种“伪生态建设”。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快速绿化效果和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出现大量采挖移植大树导致破坏植被、毁坏林地等现象,不仅造成树木原生地自然生态和景观严重破坏,而且树木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难以保证,造成森林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政绩观和评判标准偏差是根源

  专家表示,“伪生态”现象在各地比较普遍,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北方城市会比南方一些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

  “大尺度的道路系统、超大广场、超大面积的水体、不切实际的绿地率,以及远离使用人群的超大文化设施综合体等都是错误的城市观念表现,是典型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李迪华说。

  吴正方说,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李迪华透露,他在南方某地调研时发现,一贫困县将对口援建城市拨付的上亿元资金用来修建了一条景观大道,后面接任的“一把手”又将原来景观大道两旁的树木全部换成珍贵的景观树木。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很普遍。

  牛昉也表示,由于“伪生态建设”片面追求布局上的整齐性和视觉上的观赏性,使一些原来颇具地方特色、传统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城市建筑生态群落,逐渐被大同小异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超高层建筑等替代,丧失了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干部的考核遴选机制以及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了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利化、短视化现象。”李迪华认为,“在有些地方,为可持续发展默默无闻作出贡献、不刻意追求GDP的干部得不到提拔,而一些‘折腾’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干部却被提拔。”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判标准不够客观。某些评比造成一些城市为了看起来“绿”而盲目提高绿地总量,在追求绿化与美化时带来形式主义和浪费。

  李迪华指出,城市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从思考“人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出发,建设“人们可以持久生活的城市”,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便利、生活质量的提高。以通勤为例,表面上看似和城市生态建设无关,实际上,人们出行便利,不需要开车上班,就可以减少许多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降低生活成本。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