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财政局“求人花钱”,是一种执政怪相
时间:2014-01-14 09:31:33  作者:钱桂林 

    李山(化名)是东部某发达省份一地级市的财政局预算局局长,谈及地方财政预算的一些执行怪象,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叹:“我天天都求着教育局长花钱。”即便突击花钱中存在一些突击结算的情况,其背后却折射出同样的纠结:预算机制亟待完善。(1月14日南方都市报)

  岁末年初,求人要钱已经不是新闻,但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竟然出现了“求人”花钱的奇葩景象,如同“人咬狗”,这当然是很能吸引人的新闻了。

  这也许是预算刚性平衡约束下的扭曲个案,却折射出岁末年初“突击花钱”的怪相。年年喊打的“突击花钱”亦有一些苦衷,比如政府采购走流程需要几个月,一些项目到年末才能拨付资金;又比如,政府担心年末“入不敷出”,因此到年底才支付本已让企业垫资的一些建设项目。岁末年初,中国似乎人人都成了经济学家,只要稍作关注和比对,政府部门的“突击花钱”已是多年惯例,不同的只是“突击”的激烈程度上,一地级市的财政局预算局局长竟然求着教育局长花钱,真让纳税人无语。

  其实,防止“突击花钱”靠的还是要有一套科学、完整、严格的制度作保障。一是要建立良好的财政运行制度。财政部门要把财政支出评价的结果,作为安排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财政部门在安排年度预算时要把支出效评的结果与预算挂钩,建立奖罚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作为改进和加强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要建立真正的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在管理、使用公共资金时,应该让公众都能方便看到、了解真相,享有监督权。否则,冬寒年关,大多数在为衣食奔波、为买不起房苦恼的百姓,会被天文数字的“公务消费”所震倒。三是要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在政府财政支出上,监督“软化”和问责“缺位”十分突出,其中“缺乏责任追究”是重要原因之一。缺乏“问责”的监督,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得许多政府机关并不害怕被审出问题资金,被乱花的钱更是覆水难收。

  其实,求人要钱和求人花钱都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种违法执政。替纳税人管理好“钱袋子”,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突击花钱”何时成为历史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