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民盟常委刘福莲直言:福建农村养老面临严峻考验 存四大问题
时间:2014-01-08 10:54:23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作者:林榕 

    人民网福州1月8日电(林榕)“福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223万,空巢老人达79万以上。福建农村养老面临严峻考验。”对此,民盟福建省委常委、民盟福州市委专职副主委、福州市政协常委刘福莲踊跃参与本网主办的“福建改革发展、网络建言献策”征集活动,并就福建农村养老问题建言献策,提出构建以家庭和村民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刘福莲指出,数据显示,福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223万,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14.1%,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34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3%,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达79万以上,比重超过1/3。

    “福建农村养老面临严峻考验。”刘福莲认为,主要存在老人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看病难、文化精神生活贫乏、养老资源不足等四大问题。

    “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没有退休金等稳定的收入来源,收入不足直接导致了看病难。”刘福莲分析,农村老人惧怕生病,一是怕没钱看病,二是怕没人照顾。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医疗水平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药品和医疗费用太高,此外,新农合的起付线也是个门槛。

    针对“农村养老资源不足”问题,刘福莲列举出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目前福建平均每千名农村老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仅10张左右;2012年全省农村福利性养老机构年末空床率约达2/3。

    资源不足的同时,却有存在资源闲置。刘福莲对这一“怪相”作了进一步分析,目前我省农村福利性养老机构主要收养‘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这让许多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对养老院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住养老院会给子女丢脸,另一些老人则害怕进养老院后子女就撒手不管,不愿意去住,造成了‘老机构空床以待’和‘社会需求悬而未决’。”

    针对以上问题,刘福莲认为,构建家庭和村民互助养老体系,破解当前养老问题。她建议把赡养老人的有关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中,并鼓励和支持签订养老协议书;发挥村民自治组织、老年协会组织对强化家庭养老的监督作用,开展以村民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对农村老龄事业的投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来。

    她还建议,尽可能提高养老金额度,在全国最低平均水平每人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自身财力和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额度;继续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降低医保报销起付门槛,简化报销程序;建立农村老年人健康档案;充实农村医疗机构的医护力量;加大老年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