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接近人社部的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将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12月21日新华网)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有了“机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仍可事实上自己不掏钱交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以涨工资弥补,这种改革就等于改了个马甲。
据什么人士透露的消息,有时候并不准确,媒体上刚“透露”完,官方就出来“辟谣”的情况也不少。比如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说公职人员将率先延迟退休,但仅过了一天,人社部便回应说,从没研究过某类人群先延迟退休的问题。这一次的“并轨加薪”,在没有官方回应之前,还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可信度却比较高,因为非常符合某些常规,比如但凡涉及体制利益的改革,原则都是“确保待遇不降低”。公费医疗改革,深圳试行的公务员告别财政养老,都是不让被改革者吃亏;公费医疗变医保之后,公务员有“二次报销”,级别越高的人员,报销与补贴标准越高,基本接近100%报销。还有一些地区的车改,成了变相加薪。
公众的想法并不是“双输”,而是希望双赢,公平;接轨诉求,并非要求把机关的水平降下来,而是希望体制内外在待遇上拉平。如果“透露”的消息属实,则是形式上“接轨”:机关人员也和企业职工、社会人员一样参保、缴费,即所谓“转机制”;但内涵上依旧是两套体制:体制内事实上不缴费,且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数额,体制内外仍有差别,比如体制内有“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以后还可能出现“廉政年金”等等名目。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确保待遇不降低”,或说“只增不降”。这与体制内多年奉行的“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逻辑,一脉相承。
早有学者指出,权力体制决定的既得利益格局不可撼动的情况下,有些改革会掉进“改革陷阱”——越改革,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越大;而很多新的机制,不过就是文字游戏。如果养老金并轨是所谓“重在转机制”,而非真的在缴费与退休待遇上与老百姓拉齐,我看就是典型的“改革陷阱”。实质问题是权力自肥、先天下而肥。而如果总是让掌握蛋糕切分权力的人们改革自己蛋糕块的大小,结果变化的永远是块的形状,而体积则更大,或许就是一种宿命。而老百姓则又是那要说:“可以说脏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