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塑城市体系 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
时间:2013-12-17 17:15:55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顾鑫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给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新型城镇化将走以人为核心的道路。人口主要流向应是中小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之外的次级城市、次区域。以中小城市为抓手推进人的城镇化条件更为成熟,着力发展中小城市将成为下一阶段政策重点,中小城市成长和壮大将重塑城市体系、给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奠定坚实根基。

  新型城镇化强调要以人为核心。一是过去一段时期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的城镇化的模式不可持续。二是在人口红利下降背景下,要通过城镇化给城市提供更为稳定和高质量的劳动力。由于特大城市集中更多优质教育和医疗等资源、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对人口吸引力更强,但其无限制扩张必然会引发环境污染、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承载潜力,尤其是规模仅次于一线城市的二线城市,拥有吸纳更多人口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其城市规模和人口容量存在进一步扩张空间。

  下一阶段,“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因此,发展新的城市群和次区域、重构城市体系、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将成为政策重点,这既要靠规划引导,更要靠市场力量。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避免拔苗助长和盲目造城现象重演。

  首先,应重视以产业转移带动人口流动,把大城市部分功能和产业转移到中小城市,为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比如,在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提供适当的财政扶持。对大城市,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提升其自然外溢动力。对中小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考虑自身要素禀赋特点,应避免盲目招商引资,让引进的产业能在当地生根、成长。

  其次,应重视加大对中小城市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小城市有更低的人口密度、更宜居的自然环境和更小的工作压力。同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主要输在公共服务上。应改变当前按城市行政级别分配公共资源的模式,公共财政支出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精神往中小城市倾斜、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中小城市倾斜,增强其积聚人口功能。

  再次,应重视推进户籍、财税、土地等方面改革,突破城镇化成本约束。由于不同的户籍附着相应的社会化福利,因而户籍放开需承担的成本并不一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成本越高。因此,应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通过增加地方税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手段提升地方政府财力;应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盘活农民工持有的农村资产,增加进城资本。从长远看,只有人口要素自由流动才能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应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一些附着在户籍上的社会化福利。

  最后,应重视运用市场化手段,避免资源错配。我国中等城市数量众多,重点发展哪些城市群,不能靠拍脑袋决定,而应认真研究、科学规划、严谨落实。城镇化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政策应因势利导、实事求是,不能以行政命令方式层层考核,不搞大拆大建,不逼农民进城、上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城市建设要考虑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激活民间投资。

  城镇化红利释放将给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需求层面看,住房、汽车、城铁、教育、医药、环保、文化娱乐、食品等方面需求将稳定增长。从供给层面看,工业现代化将获更强大人力资源支持。因而,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将产生全方位的积极影响,绝不能将其简单解读为房地产业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可以预期,城镇化红利已是近在眼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