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安徽“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
时间:2013-12-16 13:13:08  来源:中安在线(合肥)   作者:任金如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成为其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标志。昨日,记者从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获悉。受省政府研究室委托,省社科院成立了省政府重大项目课题组,先后赴合肥、蚌埠、安庆和江苏扬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黄金期,农业人口市民化有所突破,但是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明显比“人口城镇化”跑得快。

    成绩:全省城区长大了254平方公里

    我省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3.2%提高到2012年的46.5%。“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约1.6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全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2年的8.39个百分点缩小到2012年的6.1个百分点。2008-2012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投资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36%。目前,全省城镇化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初步形成了层级合理、分布均衡、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到2012年全省城镇建成区扩大到1565平方公里,比2008年的1311平方公里增加了254平方公里,年均增长近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异地城镇化特征明显,除合肥、马鞍山两市外,其他14个省辖市均为人口净流出。

    不足:“人口城镇化”比“土地城镇化”慢

    安徽省城镇化虽然增速较快、但城镇化总体上滞后工业化,2012年,我省城市化率(46.5%)与工业化率(46.6%)比值小于1,低于国际1.4~2.5的发展标准,远远低于法国(4.11)、英国(4.09)、德国(2.64)、日本(2.48)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3.22)、俄罗斯(1.97)、南非(1.38)和印度(1.15)等金砖四国。

    “人口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土地城镇化”,2008年至2010年城镇建成区面积由3912.82平方公里增加到4262.20平方公里,同期城镇人口由2448万增加到2573万,新增城镇人口人均建设用地约506平方米,远远超过100平方米/人的国家标准,人口城镇化比土地城镇化大约低6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城镇化仍然存在“拼土地、拼资源、拼成本”等城镇发展不可持续问题。

    安徽省城镇建设偏向于政府主导,在城镇规划中过多体现政府意志,较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百姓意愿,各地普遍是通过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方式,一味追求城镇化速度,基本上是摊大饼式,缺乏产业支撑,过分强调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很低,市民化进展缓慢。如我省2012年城镇就业吸纳能力较弱,与相邻的江苏省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相当,相差10年多。全省各地城镇建设主要靠工业投资拉动,生产及生活服务业发展比重不足,尤其是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近五年来,服务业比重逐年下降,进一步集聚人口、提升城镇化水平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