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郑汴一体化的推进,昔日因“农”而名的中牟,正在因“产”融城,越来越多在外工作的中牟人上演着“凤还巢”的好剧。图为12月7日,台咏辉和边春林在车间检测产品质量。⑤1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城际轻轨就要开通了。”12月5日,在微信朋友圈里,张京发了一组郑开城际铁路的施工照片,并配上小诗直抒胸臆。
很快,照片后面跟了满满一页“赞”和评论。“一条铁路竟如此牵动人心!”在手机屏幕上,张京又重重点下几个惊叹号。
无须惊叹。今年,有关郑汴一体化的热度一再升温,金融同城、电信同城、交通同城……两城相牵,心手相连,无限的发展活力在释放,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在高昂。
两市一体构建“大城时代”
【题记】面积大,人口多,产业强——大城时代,郑州来了。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不足,是河南城镇化必须直面的短板。”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说,“但这个短板正在补齐。”
屈指算来,郑汴一体化从2006年郑开大道打通至今,已经七年。受益于一体化政策,郑州及开封的发展都迈上了快速路:郑州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由2000亿元增长到近6000亿元,增长了2倍;开封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
郑汴一体化,势必促进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而今,两地发展又迎来“升级版”。记者从电信部门获悉,连接郑汴两城的“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后,两市电信用户每年将减少通信支出1.81亿元;省政府金融办的数据亦显示,郑汴金融同城实施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将分别减收异地业务费用360万元和620万元,其他各行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业务减收。此等“红利”带来的,是生产要素在两市之间进一步优化配置,以及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难怪在10月26日郑汴电信同城启动仪式上,两市高层信心满满地表示:郑汴将携手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与此同时,作为郑汴一体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飞”一般前行。张占仓认为,航空港区建设将使郑州在全省的首位度大大提高,其影响力、辐射力也将有一个大飞跃。
正值郑州阔步东进之际,11月底,“郑上新区”规划新鲜出炉,郑州东西两翼图谋比翼齐飞。根据规划,郑上新区人口规模约120万人,其范围包括荥阳和上街全境,与洛阳遥相呼应。
“随着郑汴一体化、郑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宏大布局逐渐变为现实,这一引领区域对我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其在全国城镇化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张占仓说。
“产城融合”贯通城乡发展
【题记】中国社科院调查表明: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
西距郑州30公里,东距开封30公里,郑汴融城,中牟就在城中央。
“为什么回来?我是家里独子,父母舍不得;再说,这里也有自己的发展天空。”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台咏辉在上海一所高校当了两年辅导员,最终还是回到老家中牟。
台咏辉在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的一家汽车内饰企业工作。“从给一两个汽车品牌提供内饰到几十个品牌,从300多员工到1000多人,企业发展太快了。”台咏辉认为,“郑汴一体化非常到位!”
驱车郑开大道,中牟搭建起两座城市间的连接走廊,城市和产业组团相互连接、连绵不断。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南部,入驻了郑州日产、海马商务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还有60多家零部件等配套企业,预计今年可完成产值300亿元左右。很明显,中牟这个昔日因“农”而名的地方,正在因“产”融城。
“企业工人95%是当地的农民,每月工资有三四千元。”台咏辉告诉记者,他们在附近买了房,成了家,下了班一起聚餐、K歌,也有人做着小生意,“日子过得挺滋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产业集聚区是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城镇体系的载体。毋庸置疑,城乡转换的快节奏,得益于产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产业的城镇走不远,没有产业的城镇化也只能是无源之水。
记者从中牟县委宣传部了解到,今年,该县完成了16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整合,置换出的土地用于发展产业,让农民就近就业。
种了10多年草莓的杨小落,在弘亿农业高新产业园落户春岗村之初,就将自家的一部分土地租给企业,他则到企业当上了“技术顾问”。杨小落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不仅每年有土地租金,他每月还能领到3000元工资,自家剩余土地上的几个草莓大棚,也有不少收益,“真是‘土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以人为本”确立发展核心
【题记】“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城镇化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享受幸福生活的过程,不仅市民更幸福,农村转移人口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这就是“以人为本”。
在中牟农民杨小落“喜从天降”的时候,济源农民朱文则完成了一件“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
济源市克井镇的林海公园,是当地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里种了上百万棵树,微风掠过,沙沙作响。林海公园园长朱文自豪地说,赶上济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好形势,他把1000多亩林地作为抵押,从信用社贷了900多万元,打造林海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咱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贷款创业了!”
“破除‘二元坚冰’,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们通过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之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据济源市城乡一体办副主任张年琴介绍,该市一方面采用土地入股、政策推动、项目驱动、产业拉动、大户带动等方式,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一方面建立统一有序的交易市场,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房屋由“死资产”变成“活资本”,农民由“无产者”变为“有产者”。
“只有有效解决户籍管理、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硬骨头’,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才会走得更稳、更快。”近日,在由省社科院主办的“科学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形成共识。
今年7月,鹤壁市出台“1+10”配套政策,将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壁垒,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差别,并按照依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新登记户口统一规范为“鹤壁市居民户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是进得来、留得下,能就业、利发展。”鹤壁市委副秘书长常玉轩表示,随着该市煤化一体化、富士康科技园等一批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3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将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进城农民的就业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