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效仿先进国家的经验,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除宣传密度外,时间上也要有个持续期,比如半年。
来自市人大财经委的消息:针对垃圾分类处理,本市明年将继续出台激励措施,通过给市民奖励、处罚责任人、扩大混运垃圾和分类垃圾处理费用等方式来鼓励垃圾分类的实施。市人大财经委并对市政市容委明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安排做专题审议,这也是市人大首次针对某个政府部门“如何花钱”进行专题审议。
垃圾分类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虽说这一举措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可落实了好几年仍旧收效甚微,也着实让人遗憾。
不可否认,老生常谈的素质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记得不少小区一度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区分不同垃圾,以促进垃圾分类,结果收效甚微,一些居民依旧是图方便省事,各种垃圾混装于一大包,久而久之,不知道其他地方,反正笔者所在的小区,这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也销声匿迹了。
素质教育非一朝一夕可成,对于个别那些连垃圾都随处扔的人,何谈垃圾分类!不过,尽管有这样难解的问题,对于垃圾分类,我们依旧有努力的空间,首当其冲的就是宣传力度的亟待加强。
依旧以笔者所在小区为例,社区、物业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支持力度几乎为零,每个垃圾站根本没有垃圾分类的标识,各类垃圾混同一堆。作为最接近居民的管理者,社区街道和物业无所作为,垃圾分类更是一句空话。
如果上面提到的基本设施完备,每个小区都具备实行垃圾分类的条件,那么,我们可以效仿先进国家的经验,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除宣传密度外,时间上也要有个持续期,比如半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包括公交广告屏乃至车身广告、车站广告,都可以成为宣扬垃圾分类的阵地,我们还可以营建志愿者队伍,发扬街道大妈善于监督的“光荣传统”,甚至学校也应该布置有关垃圾分类的涉及动手的家庭作业,由此,让这项利于环保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再配合市政市容委“给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一定奖励”的招数,相信一定会有所起色。
最后再提一句,必须承认,在目前来看,除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欠缺之外,确有一些民众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在这种情形下,对市民“只奖不罚”是符合实际的做法,更何况,处罚涉及执法权问题,执行起来也有实际困难。